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上海赛区)获奖名单日前出炉,松江二中有45人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12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22人,总获奖数居全市第一。

这是松江二中又一次在该赛事中“霸榜”。事实上,今年,松江共有67人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其中,60人来自松江二中。大额参赛占比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松江二中在历年赛事中赢得的底气。此番的又一次“霸榜”,更是让师生们对领跑生物学竞赛赛道信心满满。

60人参赛45人获奖
一等奖数量又上台阶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是在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在校高中学生自愿参加的全国性学科竞赛活动。松江二中是这项赛事上的老选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上海共有579名选手获奖,其中79人获得省一奖项,200人获得省二奖项,300人获得省三奖项。松江二中拿下12个一等奖,比去年增加了约33%,获奖数在全市一等奖数量中的占比达15%。

获奖选手中,既有此前有过参赛经历的高二学生,也有参加生物竞赛学习不到一年时间的高一新手。入选省队的高二学生李昱瑭今年第二次参赛,去年也拿到了省队入场券。“尽管入选省队,但其实这次发挥得并不太好。接下来要总结教训,为后续的比赛积蓄力量。”李昱瑭说。

10年吸引1000多人
一名教师带一支队伍

在松江,提及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总绕不开一位名叫许耀的青年教师。今年是他带教生物竞赛社团的第十一个年头。至今,已有1000多名学生跟着他学习过课外生物学知识,有88人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眼里的他,“诲人不倦”“风趣幽默”“执着可爱”;校长眼里的他,“有能力有水平”“朴实低调敬业”;同事眼里的他,是敢想敢拼的“小火箭”。但提及成绩,许耀很少谈及自己,“我顶多只算把他们领进了门,关键还是看学生自己”。但实际上,自2013年从复旦大学毕业进入松江二中,投入生物竞赛带教工作至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教师就是一支队伍”。

因为带教成绩斐然,身边不少人叫他“金牌教练”,他总是摆摆手,“言过其实了,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生物老师”。高一学生章徐诺说:“许老师亦师亦友,他的课堂不仅能激发我们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也教会我们勇实践、求真知。”

校内摇篮加校外实践
科学教育种科学种子

科学教育不是科学知识单向传授,最重要的是科学素养的培养。松江二中党委书记、校长俞金飞介绍,学校不光有许耀这类专业能力强、为学生成长赋能的好教师,还有培养立志服务于国家基础学科发展和关键领域重大突破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完备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2021年初,松江二中就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项目,以数学、化学、生物学科等基础学科为重点,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优质资源合作,从学生的学科兴趣、基础素养、专业志趣、创新意识、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深入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的有效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松江区科学教育“一校一品”科创孵化地、科创联盟基地、科创联盟高地之一,今年,松江二中又开启了新一轮科学教育探索之路,与区内多家企业合作。“连通新课改与新高考改革,打通校内外培养通道,协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博物馆等专业力量,为培科学教育注入新动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涵养新生态。”俞金飞说。

文字:王梅

图片:松江二中

编辑: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