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队员们的课外知识,弘扬传统文化,6月14日下午,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家长进课堂”活动在该校2022级太阳系中队开讲,本次活动邀请了学生家长完娟娟,主题为“以水为笔,以漆作画——制作漆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扇子的作用吗?”“让人凉快。”“赶走蚊子。”“你们说的都对,但你们知道吗,扇子除了引风纳凉的基本功能外,在古代社会中,扇子承载着礼仪,象征着统治者的地位和特权。”完娟娟向少先队员们介绍了扇子的作用,同时还让队员们了解到扇子的材质、装饰等,“在古埃及,人们甚至用黄金做扇,用贝壳、珍珠、钻石做装饰。”

随后,完娟娟介绍了扇子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原来早在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舜便制作五明扇;魏晋时期,扇子象征着权力,仅皇帝可用;隋唐之后,精湛的制扇工艺与传统诗词绘画结合,繁衍出了全新的艺术形式———扇面书画,扇子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到了现在,扇子的种类、用途和功能也日渐多样。既有日常纳凉使用的芭蕉扇,也有承载书法绘画的折扇,还有穿汉服拍照必备的团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天,完娟娟介绍了她将要讲的主题——漆扇的来历。原来,漆自古以来就很珍贵,三千棵漆树一次只能采得一公斤大漆。一棵漆树的整个生命周期才能提取十公斤大漆。稀少珍贵的原料和耗时费力的取漆过程,致使优质天然大漆的定价始终居高不下,也让漆器成为了昂贵的艺术品。而今,社会的发展得以让漆器、漆扇等走进寻常人家,为更多人所熟知。

漆扇的配色也颇为讲究,完娟娟依次给队员们介绍了“绿肥红瘦”“烟雨江南”“只此青绿”“敦煌飞天”四种配色的漆扇,鲜艳精美的扇面引得队员们一阵阵赞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到了队员们最期待的制作漆扇环节。完娟娟先作示范,向队员们展示了制作方法和技巧。队员们根据自己喜欢的配色分成四个小组依次上台,大家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做出了一个个五彩斑斓、各具特色的漆扇。

两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队员们都显得意犹未尽,再次用掌声向完娟娟表达了衷心的感谢。辅导员魏楠老师也代表全班给完娟娟颁发证书,表达谢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家长进课堂”活动带领队员们深刻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少先队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沈跃龙 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