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毛主席在延安曾与白求恩同志这样形容过聂荣臻:“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此番评价,曾一度让聂元帅在军中,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元帅

曾几何时,能让毛主席接连称赞的军中将领们,不是英勇殉国,就是被奸人所害。

若认真回忆起来,历史的长河中早已堆满了熠熠星光……

但唯有一人之名,自始至终都埋藏在毛主席内心最深处,如果他还健在的话,用聂元帅的话说:“十大元帅的位置怕是要重新更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那么,这个令毛主席终生难忘的革命战士究竟是谁?他都有过怎样的生平事迹?聂荣臻元帅为何给予其如此高昂的评价?

这位被聂荣臻评价颇高、被毛主席记忆深刻的将领,便是伍中豪。

1927年9月,22岁的伍中豪在率兵转战农村之后,便开启了惊心动魄的革命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中豪

在农村,他们不仅要提防反政府的军阀,还要处处小心被武装起来的地主绅豪,同时还要躲避国民党人的追杀。

因为大多数军阀、地主豪绅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往往是勾结在一起的,为了阻挠共产主义在农村的渗透,为了压制农民为其所用,这三股反动势力常常会一遍又一遍地洗劫村子,只为了抓捕共产党人的亲属或是干预反抗的农民代表。

伍中豪的任务,就是带领工农革命军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同时还要获取当地老百姓的信任,扩大工农军队的规模,并建立起新的革命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年里,伍中豪为了解放井冈山地区的一座又一座村庄,一处又一处山丘,与彭老总和黄公略、林彪四人指挥了不下百余场战斗,为此他们四人还得到一个“井冈山四骁将”的荣誉称号。

1928年2月,伍中豪为拿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要据点,率军队前往宁钢与敌人火拼,击毙敌军300多人,为毛主席驻扎井冈山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同年6月,伍中豪又带队前往夏幽,进行土地革命,广纳群众,为党中央建立了中共夏幽政府和党支部,一举成为毛主席身边最能打也最能深入群众的得力干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当国民党的军队包围井冈山时,伍中豪也临危不惧,在会议上深刻剖析了眼前局势,并作出主力军向赣南移动,与敌军在山区周旋的突围计划。

毛主席说:“红军能在赣南有今日的发展,伍中豪立了一等功,正是他的决策使红军在井冈山开辟新天地”,如此可见,毛主席对伍中豪的喜爱与肯定。

当然,伍中豪不仅在党的内部受到欢迎,在战士们的眼中也是文武双全的奇人。

伍中豪不仅有着同彭老总林彪等人那般的战略思维和指挥能力,在治军方面,还能够不费一枪一卒便使战士们心服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老总

伍中豪虽然在革命的途中表现得无比英勇,狙击敌人时更是毫不畏惧,但是在军中和私下相处的时候,伍中豪却全然是一个“谦谦公子,温婉如玉”的形象。

伍中豪善于作诗也写得一手好字,他能出书也能与毛主席谈古论今,如果不是一身戎装加持,伍中豪算得上队伍当中,最年轻也最具文武风范的存在。

如此才人,谁人不爱?不仅毛主席喜爱他,就连彭老总都将其视作自己的兄弟与楷模。

可命运有时候就是爱跟人开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老总

1930年5月,时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的伍中豪正在闽西开展农民起义,短短半个月便歼灭了敌军2000多人,同时建立起了龙岩地区苏维埃政权。

不久之后,伍中豪在作战期间不慎染上肺炎,住进了红军医院,毛主席十分担心伍中豪的身体,几乎日日前往相伴。

同年8月,在身不由己之下,毛主席被迫与朱老总率军攻打长沙,临走前区医院同伍中豪道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朱老总

伍中豪十分难过,一方面他不赞同红军走包围城市的路线,另一方面又怕敌我实力悬殊,再也没有机会见到毛主席。

果然,此次攻打长沙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红军不仅损失了大批战士,还陨落了一位军长。情急之下,毛主席写信给伍中豪,盼望其增兵相助,伍中豪一收到消息便马不停蹄地离开医院,前往长沙。

这一去,毛主席与伍中豪几乎抱头痛哭,他们一面为白白牺牲的战士们伤心,一面又倍感左右为难。

最终,在多方支持下,毛主席的政策得到支持,伍中豪随即便率军前往农村吉安继续开展农民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朱老总

1930年10月,伍中豪与警卫排,准备路过安福县,与赣西南等地的独立团会合,不料遭到靖卫团的伏击。

因为事先未能预见危机的降临,伍中豪只能带领警卫排仓促应战,最终弹尽粮绝之后,被敌军围堵到亮家山残忍地杀害了.

当时,靖卫团将伍中豪抛尸荒野,准备第二天拉到城门示众,恰好村子里有两位好心的村民得知此事,将伍中豪的遗体悄悄转移,并安葬到自家祖坟,这才为伍司令留下了全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伍中豪去世的消息,传到军中之后,数千名战士坐地嚎哭,就连毛主席也痛苦到无法自拔...

据老革命家们回忆,当毛主席得知伍中豪不幸牺牲,且尸骨无存之时,痛苦到用牙咬着毛巾,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没有出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彭老总为了给伍中豪报仇雪恨,亲自率领5000精兵,前往福安围堵靖卫团,没留下一个活口。

唯独杀害伍中豪的主犯罗汉苟,彭老总选择留其一条狗命,带回军中,面见毛主席,并等候发落。

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刺痛万千红军战士内心的凶手,最终跪在红军面前,在一片激烈的声讨中,人头落地。

后来,战士们用双手捧着敌人的鲜血,前往伍中豪的墓地祭奠,这位集万千才能与智慧于一身的红军将领,就这样沉睡在漆黑压抑的泥土里,再也无法看到胜利的曙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老总

有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刻失去至关重要的领军人物。

可难过总归解决不了问题,当红军战士们擦干眼泪,迎接他们的还有艰难困苦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胜利在哪里?当时尚未可知,唯有坚持不懈地前进,才能对得起伍中豪的壮烈牺牲。

1955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的第6年,大元帅授衔仪式在中南海举行,而此时,聂荣臻脑海中却突然冒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十大元帅的舞台上,似乎隐约站着一位年轻优雅的红军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他挺拔着身姿,面带微笑,等待毛主席为他授予荣誉的奖章,此时的他虽已50岁,但他的脸上却看不到任何岁月的痕迹,而他,就是伍中豪。

伍中豪的英年早逝不仅是红军的巨大损失,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损失。

也许是被伍中豪的英雄事迹所感染,大塘村的村民在得知村子里埋葬着一位红军将领,都自发凑钱为其立了一座碑。

从此伍中豪的坟前有了烟火气,也有后世之人带着捷报前往吊唁的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中豪烈士墓

那么,毛主席与伍中豪是如何相识的?伍中豪又是如何成为毛主席的爱将的?一切还需追溯到我党早年间...

1923年,伍中豪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表示要为革命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那时,与伍中豪同出湖南的毛主席,正在广州参与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被党内领导任命为中央执行委员,参与中央领导部门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尽管那时二人素未谋面,但在湖南各地争相开展的共产主义小组招募活动,毛主席与伍中豪二人都是主要参与者之一。

如果说伍中豪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拥护者和促进者之一,那么毛主席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团的核心存在。

1924年,伍中豪在湖南耒阳与毛主席的妹夫陈芬同志一起,组建了耒阳党支部,并私下招募了一大批共产党员,在湖南小有名气。

次年5月,为了学习革命方法,带领农民奋起反抗,伍中豪南下广州,前往黄埔军校学习,第四期学满之后,直接被分配到广州,担任农民运动讲习所军事考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芬

碰巧,毛主席在广州参加完国民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也留在当地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同时兼任《政治周报》的主编,还抽空主持了第六届农民讲习所。

那年伍中豪20岁,毛主席32岁,革命的缘分终于将两位爱国青年推向一处。

虽然毛主席年长其一轮,但这并不影响二人之间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的沟通,以及领导农民运动的革命方针。

用当年农民革命军的话说,伍中豪是优雅与胆识共存的实战性将领,毛主席则是智慧与远见兼备的领导型军师,二人既相辅相成又是红军时期不可多得的天才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但,只在农民运动所担任教官远远不是青年伍中豪的抱负,因此在与毛主席共事不足一年之后,伍中豪便随军北上征战,1926年7月又跟着北伐军回到老家耒阳开展农民运动。

那时,伍中豪在耒阳担任团方防局长,因为细心人胆大,在“马日事变”之后,又 被提升为国民政府警卫团第十连的连长。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公开搞分裂,彻底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遭遇史上前所未有的打击,紧接着便转入地下开展工作。

在这一紧要关头,毛主席为了拯救革命,接受党中央的命令,前往湘赣一带领导农民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伍中豪也在这一次的大革命危机之中,转战湘赣地区,并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

诚然,秋收起义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但毛主席却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起初,毛主席的这一观点在我党内部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支持也有不解,甚至还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但伍中豪不同,他是党内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既能听懂毛主席的战略方向,也能洞察毛主席想要达成的战略目的。

因此,伍中豪不仅是农民起义的重要参与者和指挥者,还是毛主席不可多得的拥护者与知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时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团第三副团团长和三营营长的伍中豪,随毛主席转战农村,并在当地打绅豪、分配土地,在扩大自身队伍的同时,也建立起全新的革命根据地。

从此,伍中豪便成为毛主席在红军艰难时期的左膀右臂,属于他的功绩在不断地刷新,而属于他的宿命也悄然而至....

伍中豪去世之后,党内的发展再次陷入严峻状态,最终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最终不得不采取北上转移的策略,就这样毛主席随着中央红军开启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1935年1月,通过对我党错误路线的订正,在众多战士的拥护之下,毛主席正式成为中央领导。

此时,当毛主席回忆起5年前爱将伍中豪牺牲时的场景,也曾感叹道:“三十八年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如果当时,伍中豪没有发生意外,想来在“遵义会议上”,毛主席也能多一名忠诚的拥护者,中国革命也能多一位骁勇的战士,可惜这将成为毛主席生平最大的憾事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如今,新中国已然成立,艰难困苦的战斗吞没了我党数千万军民的生命。

虽然胜利的过程总是充满艰辛,但结果却终如千万烈士所愿,烽火乱世虽成过往,但红色的基因将在华夏儿女的血液里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