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现“向飞机撒币”事件,10月29日的南航CZ3121中招,飞机被迫清舱检修,损失目前还没有报道。可疑的是当事人如何处理也没有消息,是关押待判?还是已经放了?

外国的月亮不可能比中国圆,但奇怪的是“撒币”在国内多次出现,国外却至今还没听说。就算是在佛教比较盛行的泰国,也没有虔诚的教徒朝飞机发动机的大窟窿里“撒币”。那么为何我国有这种现象,又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国外远机位少 摄:拉上窗帘

第一个原因恐怕是:国外远机位比例少。

从本次新闻画面上看,CZ3121航班是远机位。远机位登机时安保难度极大,乘客像小鸡放羊一般四处游动,也经常拥堵在舷梯车上。而我国登机过程又异常缓慢,每个人都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往往成为撒币事件的温床。

国外机场设计讲究科学,搞造型的少,讲效率的多。比如说羽田机场等基本上从来不使用远机位,乘客全部通过廊桥登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撒币”。与广州白云和北京大兴等国内机场相比,这是很大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国外航空文化发达 摄:拉上窗帘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航空文化不流行,不懂得那是发动机

我国是航空文化极度匮乏的国家,民航被认为是“高端运输”,乘客最好啥也别说啥也别问。因此很多人不知道发动机在哪里,也不知道FOD的危害。甚至还有人认为:扔几个硬币又怎么了?难道还能砸坏飞机?

而在国外,发达国家的人们基本上都具备了民航知识。一些富国修建观景台鼓励民众去看飞机;一些穷国因为机票便宜,民航是大众工具,飞机没有神秘感,不值得撒币。比如印度泰国菲律宾和印尼等,人们都经常坐飞机——要是每次都撒,那得多少钱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不追究责任约等于默许 摄:拉上窗帘

第三个原因应该是:“和稀泥”的处理方式

我国办事情讲究和谐,不是大错误基本不追究责任。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大家都尊敬有加。但“和稀泥”带来的危害很严重,法律法规逐渐失去威严。朝飞机撒币危害公共安全,万一真的卡在发动机涡盘里造成机毁人亡,后果非常严重。

所以如果在发生第一起的时候就依法判刑几十年,再罚款数百万,在全国造成轰动效应,估计起到的教育作用会非常好,后续可能也就没那么多了。

而且南航至今也没有追索损失,其实也是在“和稀泥”,是为下次准备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浓厚的撒币文化 摄:拉上窗帘

第四个原因是:我国浓厚的“撒币”文化

我国的佛教与国外不同,懂得经营。比如说多数寺庙都收门票,且价格不菲。有些方丈喜欢公共活动,去欧洲看球,生活很豪华。在这种风气带动下,我国的寺庙和景点甚至鼓励信徒“撒币”,养成了浓厚的“撒币文化”。

随着我国逐渐强大,撒币文化向海外和国外蔓延。但其它地区的官员是懂管理的,比如拉总亲见香港多处设有“禁止撒币”告示,并及时清扫。如果内地寺庙不贪财,也这么干,让撒币者了解这种行为“不礼貌,牵连九族下地狱”,那么撒币者就会越来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香港多个景点会及时清扫“撒币” 摄:拉上窗帘

总之问题非一朝一夕,彻底解决需要多方治理。黑洞洞的发动机像一个许愿池,个别老年人文化少,觉得有钱应该孝顺佛祖,容易萌动“撒币”之心。所以在以上四个问题解决之前,它可能还会发生。

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开白转载。转载责任自负。

>>> 支持拉,说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