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5日)是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第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15日,上海,静安区三泉学校中考考点,考生走出考场。 视觉中国 图

上午进行的是语文科目的考试,考试一结束,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就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评析。大家一致认为,作文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凸显个性成长。今年的中考作文题“我也是个取水人”,聚焦学生常见的“成长”主题。导语中的“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提示学生注重个性化的成长体验,并用“一次次对未知事物的探寻中”引导学生关注外部世界,感知当下生活,勤于思考,乐于实践。题目启发学生在探寻中获得独特的自我认识,并用多样化的自我表达呈现自己对成长的记录、对生活的感悟、对世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健全的人格、丰盈的思想。

第二,促进多元思考。作文命题延续了以往风格,用导语引出作文题目。导引材料使用比喻,以“无形的水”需要“各自的取水方式”,唤醒学生过往的认知体验,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走向理性思考。启发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中提炼对外部世界的独到认识,总结在实践中获得的独特方法,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多元体验,促进个性化思维。导引材料也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启示,给出了思考范围,搭建了思维支架,让不同经历和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说,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第三,引导学以致用。作文命题落实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注重教学评一致,基于教材编写理念,检测初中学段的教学成效。导引材料中的“或拓宽眼界,或增长才干,或发现规律”,启发学生可以“叙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抒发感情”,从而达到融合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效果,回应了初中教材中的写作要求,促使学生将平时所学综合运用在写作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