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二战后世界上最惨烈的巷战之一,也是战斗民族心中永远的痛。1994年底,俄军与车臣武装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但让人震惊的是,俄军部队损失惨重,甚至要靠坦克开路,攻击友军的尸体才能杀出重围,其战斗之激烈残酷,连美国看了都直呼可怕。那么,俄军为何要与车臣展开巷战?这一战究竟有多惨烈?俄军为何会损失如此惨重?
受历史因素影响,自苏联解体之日起,俄罗斯便与车臣地区矛盾重重,在西方的干涉下,肆无忌惮的车臣势力四处制造恐怖事件,导致数万名俄罗斯人死亡,1994年,从苏联分离出来不久的俄罗斯,要武力解决车臣问题,俄军首先要拿下的目标就是车臣武装的首府——格罗兹尼城。
格罗兹尼不仅是车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是车臣武装抵抗俄军的核心据点,不但外围有众多卫星城镇屏护,还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与外界连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2月11日,俄军集结12万人组成联邦联合部队,分多路向格罗兹尼进发,这一战被称为第一次车臣战争。在战役初期,由于俄军武器装备远胜车臣武装,车臣空军几个小时之内便全军覆没,陆军也毫无还手之力。
29日,俄军顺利占领格罗兹尼附近的军事基地哈拉卡,并于30日开始进攻格罗兹尼城,连续的胜利让俄军许多军官认为现在的车臣军只是“一只没了牙的老虎”,接下来的战斗根本不足为虑,但他们还是低估了这场战役的惨烈。
31日,俄军兵分四路正式向格罗兹尼市中心发起进攻,惨烈的第一次格罗兹尼巷战缓缓拉开序幕。此次作战的主力,第131旅原为20世纪初成立的库尔斯克第一步兵师,在二战中表现出色,是当之无愧的苏军王牌部队。
苏联解体后,部队更名为131机动旅,并配装了俄军最新式的T-80坦克以及BMP-2步兵战车,火力十分强大。在格罗兹尼攻坚战中,俄军希望131旅如同一把尖刀直插车臣总统府,快速结束战斗。战斗伊始,部队确实不负众望,顺利杀入了城区中心。
就在他们认为总统府唾手可得的时候,队列前后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131旅的首尾同时被车臣武装摧毁。随后,车臣武装的火力从周围的建筑中倾泻而下,
组织成一张死亡的火网,俄军的阵地上刹那间漫天大火,遍地硝烟,战场极为惨烈,
许多俄军士兵还没有下车,他们的装甲车就被重火炮摧毁,有些士兵即便拼死冲出了战车,但很快就被密集的火力网消灭,坦克也由于狭窄的城市地形变成了巨大的活靶子,接连被熊熊烈火包围,变成一堆废铁。
在俄军131旅陷入苦战的同时,俄军第19摩托化师、第104空降师和第81步兵团,同样遭到了敌人的袭击,不得不进行残酷的巷战。车臣武装终于向俄罗斯露出了恐怖的獠牙。那么为何在人数武器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俄军会在格罗兹尼陷入苦战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因素:
一,俄军战术上的失误。在出兵格罗兹尼前,由于俄军缺乏巷战经验,且对车臣武装的抵抗估计不足,部队并没有进行针对性部署,但这一地区的特殊性,让俄军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血的代价。格罗兹尼城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因此该城一开始就是按照战争要塞建设的,城内堡垒到处都是,防不胜防,地下通道四通八达,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这座城市为什么叫“格罗兹尼”?当地方言就是“可怕和残酷”的意思,俄军的弱点,让这座城市彻底变成了闻名世界的“嗜血之城”。
二,俄军士兵战斗力下降,虽然在武器装备上俄军全面占优,但在关键的人员素质上却处于绝对的劣势。此时的俄军仍然基本上沿用了苏联的军事传统,士兵和低级军官只有两年兵役,且服役一段时间后就会被调走,官兵作战经验十分匮乏,对城市作战和反游击作战更不熟悉。
反观车臣武装,很多士兵都是西方军事强国退役的特种兵,作战经验极为丰富,面对俄罗斯新兵更加从容不迫。这些特种兵三人一组,远的目标用重机枪扫,近的用火箭筒轰,落单的目标就用狙击枪,这种机动灵活的攻击方式令俄军苦不堪言,尤其是突入市中心的131旅和81摩步团,彻底变成了敌人的猎物。
看似平静的市内,时不时传出一声枪响,俄军士兵应声倒下,但其他人却根本找不到开枪的敌人,唯一能带给他们安全感的坦克也经常会被车臣军的火箭弹摧毁。
1月2日,损失惨重的131旅和81摩步团只能下达了撤出市中心的命令。车臣武装十分残忍,他们不仅将俄军士兵当场残忍杀害,此外还将俄军士兵尸体垒成人墙,作为阻挡俄军射击的掩体。
为了不让战友的尸体再遭敌人羞辱,131旅坦克手只能含泪开炮,摧毁这些掩体,从城中杀出一条血路。而已达到防御目的的车臣武装,并没有深入追击,第一次格罗兹尼巷战就这样结束了。
冲进市中心的俄军精锐131旅共789人阵亡,75人被俘,军官几乎全部阵亡,77%的坦克,85%的装甲车全部被摧毁。另一支突入市中心的第81摩步团当天便被击溃,只有一名军官和十名士兵幸存,俄军付出了十分惨烈的代价。
随后,俄军调整了战术,在对格罗兹尼进行猛烈轰炸的同时,再次兵分三路向市区小心翼翼地推进。在压倒性的物资和人员优势面前,1月19日,俄军肃清了格罗兹尼的主要城区,顺利完成了夺取格罗兹尼的任务。
1996年车臣武装重新夺取格罗兹尼,第一次车臣战争以俄军失败而告终。
1998年,俄罗斯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并于1999年12月再次来到格罗兹尼城下,这一次,俄军特别上心,决定放弃快速短兵相接的作战计划,而是采用缓慢推进的战术,利用炮兵和空军对敌人防御枢纽系统实施点状打击。
此外,俄罗斯2000多名精锐特种兵,撒向格罗兹尼城内,采用以分散对分散、以小组对小组的作战方式攻击敌人。
12月26日,各部正式开始执行战斗任务。俄罗斯特种兵与西方特种兵的对决,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正式开始。
由于双方士兵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因此,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破绽,都可能会让士兵命丧黄泉。格罗兹尼的每一栋房屋、每一处掩体,甚至每一个废墟,都上演着猎人与猎物之间的对决。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臣士兵逐渐杀红了眼,再将俄军尸体垒成人墙的同时,甚至还将尸体的一部分挂在火箭弹上射向对方。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俄军比他们还要疯狂,俄军坦克手为打开道路,直接驾驶坦克将战友的尸体碾碎,俄军特种兵一看到敌人,直接拿便携式肩扛制导导弹来轰,并呼叫武装直升机和歼击机进行覆盖式绞杀,令车臣士兵尸骨无存。
至2000年2月,俄军特种兵以阵亡1173人的代价,消灭西方国家特种队员三千余人,普通士兵1万余人。车臣部队只得撤出格罗兹尼,转入山区游击战。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至此正式结束。
虽然俄军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但这一战却成为了俄军心中永远的痛,许多士兵都出现了精神问题,而尸横遍野的格罗兹尼也令西方震惊不已,纷纷表示这一战堪比斯大林格勒,而美国军方更是惊叹“部队永远打不起这样可怕的城市战”。两次巷战让俄军吸取了经验,从此迅速整肃军队,重塑俄罗斯军队之魂。
从此之后,俄军焕然一新,战力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强大的军队不仅仅表现在武器装备上,更关键的在于部队人员素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