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行李箱进客舱”有两则新闻。一曰青岛等地出现大量“粮食客”,利用中韩粮食差价赚钱。托运行李和客舱行李加起来,一次能倒腾100公斤。他们将极其沉重的行李箱塞到头顶行李架上,机务得随时准备维修,云云。

另一则新闻是某枢纽机场拦截行李,工作人员在安检处设闸,不许超标行李进入候机区,猜测是为了提高登机效率。太多行李箱登机确实非常影响效率,因为头顶行李架空间有限——但是摆不完的话,就没法起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摆不完就没法起飞 网络图片

但国内拦截行李并非新闻,搞过很多次了。只不过每一次都没有持续,也就每一次都没有成功。我国民航机构复杂,这件事情想要做好的难度极大。甚至在拉总看来,携带行李箱进入客舱已成为潮流,愈演愈烈,充分彰显了领导们的无能。

将行李箱带入客舱,危害不只是影响登机效率,还有公平。有些公司是廉价航空,行李托运收费是重要收入。但一些人将行李箱带入客舱,对主动交费托运的人来说就不公平。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托运,都选择带入客舱,廉价航空因此发展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廉价航空因此发展不起来 摄:拉上窗帘

国外廉价航空往往把登机行李卡得很死,但我国却不行。我国的廉价航空一直发展不起来,进而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我国的机场为什么不“严格执法”呢?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因为机场与航空公司不是一家!

我国所有机场都是国营的,航空公司则有国有民,他们很少在超标行李检查上搞合作。拉总在首都机场亲见有人将28寸的箱子送上安检台,询问安检人员,却一脸不屑地回答道:“我们才不管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安检不管这个 摄:拉上窗帘

所以当大量行李箱到达登机口时,自家地勤或托管地勤都很为难。拦截的话,航班无法按时起飞,还容易被投诉。不拦截的话,客舱里吵吵嚷嚷半个多小时才能安顿好。我国民航为此的解决办法是:提前45分钟登机,将压力甩给空乘。

但提前太久登机,严重影响效率。客机经常在廊桥上停靠一个多小时,不仅航空公司每天的飞行时数受影响,而且也影响机场接收能力,最终双方吃亏!与日本等国家的大型客机只提前十分钟登机相比,我国效率无以言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日本777只提前10分钟登机 摄:拉上窗帘

我国乘客为什么不喜欢托运行李呢?当然也有原因,一是机场服务太差,容易摔坏;二是机场效率太低,等候时间太长;三是既然别人可以带进客舱,我为什么不可以?——所以这件事越来越严重,所谓劣币驱逐良币,越来越不遵纪守法,逐渐成为社会公害。

而我国民众出门又偏偏喜欢带行李箱。东南亚和印度在热带,经过亚航和靛蓝多年严格执法后,现在出门多是双肩小背包。日本和美国民众出门多,机场物价与市区相同,大家习惯空手旅行。唯独我国民众出门少,喜欢带方便面和榨菜,行李箱因此必不可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出门少,行李多 摄:拉上窗帘

机场服务糟糕,安检不愿协助,航司明哲保身,领导懒惰平庸。造成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航班深受行李拖累,飞机利用率远不如国外,损失难以估量。而当个别机场狠抓严管时,别的机场未必配合,也缺乏持续性,搞得乘客更加地不满意。

守纪律的乘客吃亏,贪小便宜的乘客沾光,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甚至影响国家形象。国际航班上留心一下能发现,把拉杆箱带进客舱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比如拉总有次在杭州老老实实地买了行李票,前面的老外也买了;但登机之后发现,好多行李箱在头顶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好多人把行李箱带上来 摄:拉上窗帘

其实如果关系能够理顺,行李箱进客舱问题不难解决。比如以前中联航在南苑机场时,地勤都是自己人,因此非常认真,超标行李箱一个也过不去。但它搬到大兴机场后,场子太大管不过来,效率一落千丈。

要管好行李问题,难度要说也不大。比如说由安检负责拦截超标行李箱,航司给予补贴;或者在登机口对超标行李收费,给地勤人员提成。想占便宜的旅客吃了亏,下次自然会收敛。如果机场再肯配合提高行李效率,摔坏猛赔,那就更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登机口拦截很有必要 摄:拉上窗帘

但细节问题也不少,各家公司各种舱位对行李要求不同,没有领导肯出面统一。有些背包也带“拉杆”,定义需要细致化。确实有农民兄弟不知情,以及妇女们临场哭闹不好收拾等。想要做到像日本、印度或者马来西亚那样,得坚持数年才行。

无法坚持的话,我国民航就还会痉挛下去。管不好行李,航司、机场、乘客、机务甚至行李本身,各方面都疼!国际声望持续下降,国民素质持续降低……除非有高人问世,否则这个问题真的不好解决。

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飞友业余著述,文章或有谬误;

欢迎开白转载,转载责任自负。

>>> 支持拉,说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