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娃娃”与“小爸爸”是毛主席和女儿李讷之间特殊的专属称呼。

李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从小跟在主席身边,陪伴毛主席的时间最长,得到的关爱也最多。

你能想到吗?

我们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主席陪着女儿李讷做了很多很“幼稚”的事情,比如陪女儿玩泥巴,躲猫猫逗小女儿,这样的主席很有人情味儿,是一个可爱的父亲。

1957年,毛主席曾公开谈到子女教育问题,他说:“现在有些干部的孩子们之间比什么,比汽车、比父母的官职大小,这将来不是培养了一批贵族少爷吗?”

毛主席对于这种现象非常不满,他对于子女教育问题一向有着自己严格的体系,在毛主席家风之下长大的几个孩子都成才立业,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得到主席关爱最多的李讷也在父亲的教育和陪伴下渐渐长大,她的学习与生活中到处有着主席关心的身影。

她是主席的“开心果”,也是一个非常懂事的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很认真,但是有一次,她却是哭着回来的。

她委屈的和爸爸说在学校里老师批评了她,主席忙问怎么回事儿,听了李讷的叙述后,主席非常自责,他抱着李讷安慰她:“都是爸爸的错,我的大娃娃受苦了。”

在学校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老师为什么批评李讷?主席又为何说是自己的原因?

在那个革命年代,其他孩子都不在身边,只有李讷从小陪伴在主席身边,那对于这个孩子,主席又是如何教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年近半百的时候有了李讷这个小女儿,李讷的出生给毛主席带来了很多的欢乐,给他平常繁忙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乐趣。

在延安主席居住的小院子里,他们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时光。

在这里,主席经常带着李讷一起散步,大手牵着小手,两人并排走,非常温馨。

工作上主席是一个雷厉风行,严肃认真的人,但在生活中,主席就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一个会陪着女儿做“幼稚”事情的父亲。

有一次,李讷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泥巴过家家,他们用泥巴堆砌了很多造型的东西,主席正好出来放松一下,正好看到了这群孩子们。

于是这个玩泥巴的小孩子队伍里就多了一个“大”孩子,主席帮着他们搭了一个泥巴房子,用小木棍撑起了结构,别说,这个房子有模有样的,还有窗户。

有个小朋友说这个房子的家里还没有水呢,于是主席又挖了一个小水沟,把水引过来。

弄完了之后,每个人手上都是两手泥,但是每个人都很开心,他们也很喜欢毛主席这个“大”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主席工作非常忙,每天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偶尔出来也就是伸伸胳膊伸伸腿,散会步,刚开始他还不知道自己成了那群孩子的模仿对象。

这群孩子们悄悄的跟在主席身后,学着主席的样子动作,活脱脱一个个“小大人”,有模有样的学着主席伸胳膊、伸脖子、扭腰还有背手的动作,看起来特别滑稽。

刚开始主席并不知道,直到有一次他准备回去,转身后突然看到一群孩子迅速跑走,边跑还“哈哈”的笑着叫着,他才知道这群孩子都在学着自己呢。

于是后来他就有意逗逗这些孩子,他在前面如往常一般的走着,他感觉到孩子们都跟在后面了,就蓄势待发,突然回头对着孩子们来个老鹰抓小鸡的动作。

这群孩子被这突然的动作吓了一跳,连忙笑着跑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对小女儿李讷说:“你们在我后面躲猫猫,学我,我好久之前就发现了。”

听着爸爸“骄傲”语气,李讷撅着嘴问:“爸爸,我跟着你好久了,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我们的啊?”

“一开始我就发现了。”

李讷听了小脸一皱,不开心了,主席赶紧说:“我的大娃娃,爸爸不是刚开始发现你们的。”

果然听到这个,李讷的小脸迅速阴转晴,得意的说:“我就说嘛,我知道的,爸爸走的时候如果背手了,那爸爸就是在想事情,如果光扭腰,就是在休息。”

这么细致的观察主席是没有想到的,李讷的机灵逗乐了他,他开心的对李讷说:“我的大娃娃真聪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战争的原因,李讷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却没办法去学校,之前都是毛主席在牵着李讷散步的时候给她讲故事,抽空的时候教她认字。

1947年,李讷开始正式读书认字,主席为她找了一个家庭保育员,知道自己要开始学习了,李讷没有不开心,还兴致勃勃的让主席放心,自己会好好学习的,不会淘气。

主席听了纠正她:“有点小淘气是可以的嘛,不能乱淘气,淘气是孩子聪明健康的一种表现。”

后来,没过两年,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了,李讷进入北京育英小学读书,由于之前有了基础,这次就没有再从一年级开始上,直接跟着四年级。

当时,学校的语文课上,李讷学习了《东方红》,里面有一句是这样讲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老师让同学们大声的朗读出来,要富有感情,同学们都昂扬的读了出来,只有李讷默默的念着这两句话,怎么也做不到当着老师同学的面大声读出爸爸的名字。

因此在老师同学这些外人看来,李讷读的就显得“磕磕巴巴”,很不流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教李讷读了好几次,李讷还是读不好,老师就以为是她态度不好,生气的批评了她学习态度不认真。

毛主席从校长杨尚昆那里听说了这件事情,他心里有些失落,怪自己让李讷被批评了。

李讷回来后,主席主动问她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李讷想了想把实情都说了出来,主席看着眼眶都有些红了的李讷,心里难过,他轻轻抱住李讷,对她说:“都怪爸爸,李娃,你是我毛泽东的女儿,以后你就和其他同学一样读。”

听了爸爸的话,李讷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以后把自己当成普通人,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从不想显摆自己身份。

老师和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这个懂事又好学的李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年底的时候,李讷想要为父亲准备一份礼物,她想了很久,也没确定送些什么好,后来她决定自己做一个手工礼物送给父亲,自己用心的礼物父亲一定会喜欢的。

但是尝试了好几个东西,做完之后,她看着成品好像都不太满意,眼看离父亲生日越来越近了,自己的礼物还没有做好,李讷心里有些着急,后来她决定做一个简单又直接的寿桃。

从硬卡纸上剪下一个圆形,然后用丝带把周围装饰一下,里面画上两个大大的寿桃,在中间再写一个“寿”字,另一面写上给爸爸的祝语:送给亲爱的爸爸,女儿李讷。

她把礼物交给毛主席的卫士,还给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热情洋溢的表达着自己对爸爸的爱意,可以想到主席读这封信的时候该有多么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讷的身体一直有些虚弱,这也是毛主席一直比较担心她的原因,为了帮助女儿锻炼身体,他就会找机会带着李讷去游泳。

毛主席喜欢游泳,而且他都是去大江大河里面游泳,他觉得在大河里面才叫真正的游泳,也最能锻炼自己。

所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这是毛主席不断挑战自己寻求突破的勇气,也是人生博大胸怀和气魄的有利展示。

带着李讷游泳时,他都不让她戴游泳圈,让她真正的锻炼挑战自己。

毛主席喜欢去北戴河游泳,那里是曹操到过的地方,他一直想要去看一看,后来去那边开会的时候,他都会抽时间去游泳,有一次带着李讷一起来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女俩准备在这里游泳,那天风浪很大,警卫员给李讷准备了救生圈,主席看到了马上让李讷摘下来。

他们从早晨5点一直游到中午11点,主席对水性很了解,所以大风大浪对他影响很小,在这种激烈的风浪中游泳,有一种博弈和挑战的激烈之感,游了整整一个上午,主席觉得酣畅淋漓,身体都舒展了不少。

1958年,李讷因为急性阑尾炎要做手术,她小时候有一次打针的时候针头直接断在了肉里面,也要赶紧取出来。

这次手术难度比较大,因为医生决定这两个手术一起做,阑尾手术和取针头手术一起。

毛主席亲自联系了北京的医生,这次手术由北京医院院长和外科大夫内科大夫一起,一切都准备好之后,李讷就进了手术室。

阑尾手术比较顺利,但是在取针头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因为针头在身体里面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这次做手术的时候发现它已经位移了,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找了周围好几个地方都没有找到,顿时着急起来,为了尽快把针头取出来,降低手术风险,医生们决定把李讷转移到X光室,靠着透视能看清里面的样子,最后终于成功把针头取出来。

但是手术是成功了,李讷的情况又不好了,因为手术室不是无菌环境,手术之后李讷伤口感染,发起了高烧。

主席这边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看自己女儿,又听说了她发高烧的事情,又着急又担心,到了晚上一整晚没有睡,实在放心不下,他给李讷写了一封信,鼓励李讷心志坚定,战胜病魔。

在信里面主席还引用古诗对李讷进行教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用这首气势磅礴的诗鼓励李讷坚定意志,可以看到主席在教育李讷的时候不是虚言妄语的侃侃而谈,而是在平常的小事中真心关怀她,用古人的精神来鼓励她。

这样李讷不仅接收到了爸爸的关心还能真切感受到中国文化之中散发的意境和精神,将古诗将文化融进生活之中,这是主席的浪漫,也是他们父女俩独特的交流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是慈父也是严父,他对李讷有着一般父亲的关心,同时也有着一般父亲所没有的严厉。

他从来不让李讷因自己身份特别而获得特殊待遇,从小不管是上学还是生活中其他的事情,李讷都和别的普通孩子一样。

1960年,国家物资有些紧缺,毛主席自己带头缩减吃穿用度,自己只吃青菜,李讷跟着在学校里吃,回家的时候主席会让厨房做些好吃的,但他自己几乎不怎么吃,都让李讷吃。

李敏李讷去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学生登记表中家长一栏填的是工作人员王鹤滨的名字,她们一起吃食堂,住宿舍,同学们也不知道她们的身份。

李讷上大学时,由于北大离家比较远,回家一趟不容易,卫士李银桥就偷偷开车接李讷,还给她塞东西,是一些吃的,饼干奶粉之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事被主席知道之后,李银桥被主席批评了一顿,主席厉声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回家,我的孩子就不可以吗?”

自那之后,李讷就自己骑着自行车回家,再也没有坐过汽车回去。

李讷说主席对她的教育,给她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她一辈子的珍宝,这里面有着主席的殷殷期盼,有着主席的谆谆教诲,有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如山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