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宋 金

编辑/韦霞霞

今日,#娇兰卖780的护肤品实验样本只有11人#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美妆网了解得知,最近有网友在娇兰帝皇蜂姿焕活复原蜜的宣传海报上发现“试验数据来自娇兰品牌内部,为11名24到61岁的女性志愿者(10名高加索裔和1名非裔)”字样,并质疑其升级配方后公布的试验数据样本数量似乎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娇兰(法国)总公司客服回应,“我们的实验室数据包括测试的,针对的人群都是科学可靠,值得信赖的。这个文件属于我们公司的机密,实验室的数据是无法公开透露的。”

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娇兰作为LVMH集团旗下知名品牌,为何会在功效评价试验数据上“栽跟头”?

01

试验样本仅11人

1天时间就出结果

公开资料显示,娇兰成立于1828年,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高端美妆品牌。抖音电商数据显示,2023年,娇兰在618活动周期,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双11销售额突破9500万元。

据了解,复原蜜一直是娇兰的大爆款,作为明星产品,被很多人称为“干皮救星”和“本命精华”。新升级的第4代帝皇蜂姿焕活复原蜜官方售价780元30ml,该款产品在天猫官方旗舰店已售7万+,在抖音官方旗舰店已售1.5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显示,该款复原蜜从2022年至2023年经过了11次人体功效评价试验。其中,国内4次,国外7次。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功效评价检测的机构为北京中德联合化妆品研究所,每次试验的样本容量为两组30名36至60岁中国女性,所做试验项目包括经皮水分流失测量仪(VapoMeter)研究屏障增强功效、皮肤科医生的临床评估。但以上两项试验的临床评估数据均有重复。

国外功效评价检测的机构为娇兰(法国)总公司和Laboratoire COSDERMA,其中5次试验的样本容量为11人,2次实验的样本为30人。

甚至娇兰(法国)总公司在皮肤纹理复模方法及图像分析法研究平滑效果试验中,仅1天时间就得出结论:使用产品一段时间后,皮肤粗糙度参数值显著降低。皮肤纹理复模得到平滑,表明老化迹象减少。

娇兰(法国)总公司表示,确认我们公司在各种渠道对本产品提出的所有宣称都能得到本功效摘要中提供的严格功效数据的充分支持,相应文件由相关主管部门保管。根据人体试验和文献研究的支持数据,该产品具有抗皱、保湿、紧致和修护功效。

02

操作方法是否规范?

从2021年5月1日起,国家药监局颁布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开始施行,规定化妆品上市前必须通过功效评价,不过并没有明确实验样本的具体数量。

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按照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有效受试人数应当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统计学意义上讲,一般实验的有效数据需要最少达到30人,为了排除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周期需要涵盖产品使用后的多个时间点,如7天、14天、28天等。再加上防止有人中途退出,所以一般需要30个以上的受试者。

国际化妆品化学家协会(IFSCC)也推荐,进行此类功效评估时,样本量不应低于20至30人,以此作为确保试验结果有效性和代表性的基本门槛。

广东某检测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娇兰这件事也不好直接判断是否规范。据我所了解,现在国内比较多企业也有自己内部的实验室,会做基础的功效测试工作,人数来说,会相对减少去做。我们目前实验室用的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30人有效人数,主要是在功效测试中,人体个体差异大,就只能去扩大样本量,来获取更真实的检测结果。”

对于娇兰功效测试时间仅1天就出报告的情况,上述人士认为,“也许娇兰的产品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他告诉美妆网,目前化妆品功效测试中,对于志愿者测试时间没有太强制规定,主要都是根据客户的样品使用周期来确定测试终点时间。

某位不愿透露名字的业内人士表示,许多护肤品倾向采用“消费者使用测试”这一相对简便的方法收集数据,实质上就是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而这种方式易受主观感受及外部因素的影响,真实性有待考量。“某品牌一款面霜做调研,1分到5分打分范围,只要不是1分,都统计为有效。”有网友也在公开平台爆料。

03

多次陷入舆论风波

对于此事,不少网友表示“11个样本写进论文都能挨导师俩嘴巴子”“实验室实验都不敢这么整”“娇兰复原蜜之前偷偷改配方拿掉有效成分的事情才过多久”......

这并非娇兰第一次陷入舆论风波。去年11月,有多位成分党博主爆出娇兰复原蜜升级是“明面上更新、背地里减配”,偷偷改配方,将此前着重宣传的棕榈酰六肽-12和印度没药树脂精华等紧致、抗皱成分去掉。

今年年初,娇兰推出了一款声称运用“量子生物学”技术、50ML售价6100元/瓶的面霜也引发了不小的舆论风波。娇兰在最初的产品介绍中表示,这款产品是基于对皮肤细胞量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而开发,旨在焕发皮肤活力并帮助恢复至初始细胞水平。正是对这一科技的介绍,娇兰被指过度营销、虚假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无论是对中低端还是高端美妆品牌来说,都要说服消费者为品牌溢价买单,“以研发实力服人”都是最有效的方式。就中国市场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美妆市场对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渗透程度已经很高,靠渠道驱动增长的模式难再复制;另一方面,新一代消费者也愈发成熟和理性,尤其看重美妆产品的成分和功效。

同时《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要求化妆品上市前必须完成功效评价。品牌公开的这些数据在消费者眼中,就是实打实的效果保证。若是在这一方面都难以保证实际功效,虚假宣传,只会让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度逐渐降低,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近年来,不少高端品牌因涉嫌虚假宣传而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倩碧的鲜活10%维C精华和悦木之源榆绿木青春紧弹塑颜霜因被认定为虚假宣传,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分别开出40万元的行政罚款。而香奈儿也因夸大宣传和以次充好等问题,多次接到行政处罚,4年左右的时间里被罚了将近200万。

为了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品牌需要确保产品的宣传与实际效果相符,同时,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建立透明度和真实性的品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重获消费者的信任,重振品牌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