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查概况及问题的提出

一|概况

2024年4月16日,北海海事局在辖区开展了“五一”节前客船集中安全大检查,其中对“XXXX”轮开展船舶安全检查并签发报告,开具缺陷5个,其中涉及一条“客船广播和信息系统”的相关缺陷。由于客船公共广播及报警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具有播报应急广播及报警信息的功能,当紧急事件发生时通过公共广播进行报警提醒、传递紧急信息给在船船员和乘客,以便其及时进行船舶自救和人员逃生,属于船上的关键性设备,因此该缺陷具有典型性。

|问题提出

安检员在检查救生设备模块时,对船舶公共广播系统进行了广播中断通用报警信号和越控本地扩音器声音开关的功能性测试,测试中发现船上多个乘客舱室中扩音器(喇叭)在本地开关关闭后,无法通过驾驶台广播系统越控播报紧急信息。缺陷描述与照片如下:2815 广播和信息系统:船上各客舱内公共广播系统喇叭声音关闭后不能由驾驶室控制位置进行越控。(安检缺陷代码17:开航前纠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客舱内公共广播系统扩音器及调音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驾驶台公共广播系统主、遥控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驾驶台公共广播系统主机

02

相关公约及法规条文及其原因分析

#01

公约/法规原文

配备要求: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4篇/3章/2.5.4客船公共广播系统(1):所有客船应设置1套符合6.11要求的公共广播系统,其在所有处所内应高于环境噪声,并能清晰地听到。

技术功能要求: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11)4篇/3章/2.5.4客船公共广播系统(1):该系统还应配备一个可从驾驶室的某一位置进行控制的越控功能,以便当有关处所内的任一扩音器已被关闭,其音量已被关小或公共广播系统供作他用时,也能广播所有的紧急信息。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11)4篇/3章/6.11应急报警和公共广播系统:应急报警和公共广播系统应符合本局《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4篇第3章及其附录2《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第VII章7.2的要求。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4篇/2章/5.2:公共广播系统应按规则7.2.2.1所述,在所有处所内都高于环境噪声,并能清晰的听到。该系统还应配备一个可从驾驶室的某一位置以及主管机关认为必需的船上的其他位置进行控制的越控功能,以便当有关处所内的任一扩音器已被关闭,其音量已被关小或公共广播系统供作他用时,也能广播所有的紧急信息。

电源供应要求: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11)4篇/3章/2.5.4客船公共广播系统(2):公共广播系统应与第2-1章3.3要求的应急电源相连接。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11)4篇/2-1章/3.4.1客船应急电源的供电范围时间(2):对下列设备供电,供电时间:近海航行船舶为12h,沿海航行船舶为6h:③所有在紧急状态下需要的船内通信设备。

工作性能要求: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11)4篇/3章/6.1.1:船舶救生设备应是在紧急时能即刻可用。船舶在离港前及整个航行期间内,一切救生设备应保持随时可用状态。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4篇/2章/5.3:对1997年7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客船:.1公共广播系统至少应有两个在整个线路上完全独立的回路,并应有两个分开和独立的扩音器;和.2公共广播系统及其性能标准应经主管机关考虑了国际海事组织所通过的建议案后予以认可。

#02

原因分析

检查中,安检员首先让船方开启公共广播系统电源,测试系统能够正常输入和播出广播信息,本地调音器能够对本地扩音器进行音量调节和关闭,当调音盒旋至“OFF”档时,舱室内扩音器无声音发出。然后安检员对该广播系统进行越控本地扩音器声音开关的功能性测试,将调音盒旋至“OFF”档,当使用主遥控控制盒播报紧急信息时,发现部分舱室内扩音器无声音,经过多次测试,依然无法播发紧急信息。安检员认为不符合《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4篇第3章2.5.4条关于公共广播系统“还应配备一个可从驾驶室的某一位置进行控制的越控功能,以便当有关处所内的任一扩音器已被关闭,其音量已被关小或公共广播系统供作他用时,也能广播所有的紧急信息”相关“越控”功能的要求。

发现该缺陷后,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安检员要求船方拆下其中一间舱室的扩音器和调音盒,并让船方找到船舶广播系统图以及相关电路图和接线图。如图 4至图8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公共广播系统图

如广播系统图中所示,该船具备两套完全独立的广播电路回路,每个舱室有两个分开和独立的扩音器,各回路都能向每个舱室的两个扩音器提供音频信号,符合法规的相关要求,但线路中并没有找到调音器和具有“越控”功能的线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公共广播系统主机接线示意图

检查主机线路,如图所示,主机的接线示意图中也并没有特殊的越控接线端口,所以安检员分析实现越控功能的因素在扩音器或者调音器终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 检查中的扩音器接线和结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 检查中的调音器接线图

通过拆下扩音器和调音器可以发现,扩音器采用两芯与本地的调音器喇叭输出端相接,调音器输入端2号和3号端子连接了两根来自广播系统主机输出的线路,调音器输出端2号和3号端子与下一个舱室的喇叭调音器输入端2号和3号端子相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 调音器背部及其电路图

对比电路图中显示,调音器接线位置对应为输入端“IN”的2号、3号端子和输出端“OUT”的3号、2号端子,即接线盒“X1”中2、3、4、5号端子,“IN”端2号走线通向调音器内各电阻单元,通过调节旋钮“S1”将不同的电阻大小和数量进行有效串联,以实现调节音量大小的功能,随后通过“S1”14、15、16号端子连通“S1”4号端子,到达“X1”的7号即扩音器“SPK”1号端子向扩音器输入形成完整电路。“X1”中3号与8号端子相连,与4号端子并联,由此可见3号和4号为公共端,5号为下一调音器的并联输入端口,以上端子连成的电路都经过调音器旋钮达成闭合和断开的状态,由旋钮进行控制,并不能实现驾驶台主遥控端播发紧急信息越控和覆盖普通广播声音及音量的功能。

根据实际与电路图比较,还有 “X1”中1号和6号端子在实际连线中并未连接,随即安检员对船上未连接的电路图中“X1”1号端子相应线路进行分析。1号端子连线通过旋钮“S1”1号端子连通7号端,然后连通“OFF”档13号端至“X1”7号端子形成连通电路。发现调音器旋钮尽管处于“OFF”档位,但输入信号依旧保持连通状态,线路中无调节电阻使声音最大,实现了“当有关处所内的任一扩音器已被关闭,其音量已被关小或公共广播系统供作他用时,也能广播所有的紧急信息”的“越控”功能,如图9红线所示,即确定“X1”1号和6号端子未连接线路导致了广播系统的越控功能失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 “OFF”档位时具有越控功能的最大音量线路

在查明故障原因后,安检员向船方告知相关情况,详细叙述了广播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并开具缺陷要求船方进行整改,船长和船员表示无异议。

03

缺陷的处理与纠正

据了解,该缺陷在船公司接手后就一直存在,船级社各项营运检验中并未发现该缺陷,且船舶制定的维护保养计划中也未对该系统的相关功能进行试验。安检报告开具后,船方请来专业电工对各舱室广播系统线路进行了梳理,找到第三根音频输出线并连接上各调音器“X1”1号端,通过6号端与各舱室调音器并联。整改后进行功能测试,公共广播系统能够正常播发普通和紧急广播,使用驾驶台主遥控盒播发紧急信息可以越控音量被调小或者关闭的喇叭而发出声音,缺陷纠正完成。公司方面对该系统的维护保养计划进行了新增修订,加强了对该系统的日常检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0 缺陷整改后调音器接线

04

案例引发的思考和建议

客船船用公共广播系统作为重要的救生设备之一,可以将紧急情况下船令指挥向全船播报应急广播,能有效提升突发状况下全船应变能力,帮助船员和乘客应对突发情况,避免无效的、盲目的处置发生,从而节约宝贵的应急处置时间,缩短人命搜寻救助等待间隔,降低突发险情可能产生的人命财产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船上设备的隐藏缺陷多归根于管理松懈、操作能力欠缺这一问题上,这种类型的缺陷往往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需要引起重视。近些年,随着政府和社会对客船安全的愈加关注,对客船安全营运的检查力度与日递增,要求各方都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因此相关建议如下:

1

建议船舶建造单位和船检部门应高度关注客船救生等关键性设备的布置和测试,深刻认识到具有救生功能的设备的重要性;

2

建议客船管理公司以及责任船员应从根本上认识到水上旅客运输安全的重要性,应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检查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定期对船员开展关键性设备功用和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督促船员熟练掌握设备应急使用技巧;

3

建议安检员要加强对客船消防、救生、撤离等应急处置措施的检查,充分掌握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加强技能学习,利用海事专业优势提升涉客船舶安全营运水平,避免险情事故的发生。

来源 | 北海海事局

审核 | 魏月星

责编 | 徐碧苑

编辑 | 钟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