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飞宏应邀参加首届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论坛作专题报告

摘自《文圣拳武学文化研究》

2023年12月30日,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卢飞宏在山东师范大学参加首届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论坛活动,上午大会开幕式,下午专题报告交流活动。由卢飞宏撰写的《中国精武文化探索研究》一文入选获奖,并作专题报告,论文约12万余字。下午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体育教学实验楼进行了专题报告活动。论文lD:ZTBG-0507,证书编号:SJZHCTTYWHCCFZLT067,并颁发论文证书。专题报告交流活动中,卢飞宏报告了《中国精武文化探索研究》简要,并阐述了文圣拳武学发展与研究新突破。精武文化是中华武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今人对霍元甲与精武体育会的认知,多与《精武门》、《霍元甲》等影视作品的弘扬有很大的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由精武英雄衍生的小说文学作品也随之诞生,小说《津门大侠霍元甲》、《霍元甲》、《霍东阁传奇》,以及《正说霍元甲》、《走近霍元甲》纪实传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霍元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涌出,如电视剧《陈真后传》、《精武英雄陈真》,电影《霍元甲》、《精武英雄》、《精武风云》等作品对霍元甲武术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升华,使之爱国思想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而也将霍元甲的形象推向演绎化、艺术化、神格化发展。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更加彰显霍元甲的爱国事迹,在人物形象塑造与故事情节方面多有一些演绎与虚构的成分,如何还原一个真实的霍元甲是研究精武文化一个重要问题。该文以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全面阐述了精武历史、文化和思想精神内涵,应该是迄今为止研究霍元甲与精武文化比较全面的一篇论文。这是文圣拳参加的国家级重要的武术文化交流会议,也是一次难得的与全国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家教授、学者同台交流的机会,提升了文圣拳武学的影响力,它对于促进文圣拳武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报告内容概要:

我报告的题目是“中国精武文化探索研究》。我是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文圣拳武学三部曲》编者,卢飞宏,单位:临沂市公安局。首先向首届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论坛的举行表示祝贺,对论坛组委会收录《中国精武文化探索研究》一文,表示衷心感谢。感谢山东师范大学多年来对文圣拳武学研究给予的大力支持。该文比较详细阐述了精武历史与思想精神和文化内涵,还原了一个真正的霍元甲,应该说是迄今为止研究精武文化与霍元甲比较全面的一篇文章,约12万余字,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该文章经天津精武体育总会、天津霍元甲文武学校,与霍元甲曾孙霍自正老师审阅同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文于11月2日在全球功夫网、吉林省科普创作网、文圣拳网等媒体发表,受到武术界朋友的肯定和好评。

该文从八个方面阐述了精武文化。

一、精武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霍元甲生平与幽燕称雄

(一)修文习武,初露锋芒。

(二)津门谋生,幸结莫逆。

(三)义和风云,深明大义。

(四)逼服俄力士,扬我国威。

(五)以武会友,威震幽燕。

三、霍元甲力挫英国大力士与打败日本柔道会

(一)迎战奥皮音,张园打擂。

(二)打败日本柔道队。

四、精武体育总会创立与精武文化形成

(一)精武体操学校创立。

(二)霍元甲被害之谜。

(三)重振精武体操会。

(四)迷踪拳与迷踪艺。

(五)孙中山题词与序言。

(六)农劲荪晚年之谜。

五、精武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一)精武文化的武术思想。1、精武体育与近代尚武思潮,2、精武武术思想内涵,3、霍元甲与津门武术,4、霍元甲故乡小南河,5、精武武术思想发展。

(二)精武文化的精神内涵。1、精武精神的源泉,2、霍元甲与影视作品,3、精武文化与爱国精神,4、精武文化与武术精神,5、精武文化与尚武精神。

六、精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一)“精武三公司”。

(二)精武“五特使下南洋”。

(三)精武体育会文化建设。

(四)精武体育会与国歌诞生。

(五)精武体育会与民国体育团体。

(六)霍东阁南洋传精武。

(七)霍元甲纪念馆。

(八)天津精武体育会成立。

(九)天津精武文化公园。

(十)上海精武体育会恢复。

七、精武文化在中华武学文化中的地位

八、弘扬精武文化的历史使命和重要意义。

(一)精武文化的历史使命。

(二)重振民族崇文尚武精神。

(三)弘扬精武文化的重要意义。

……重点阐述了精武文化的概念、文化与思想精神内涵,研究的方法等。同时,指出该文是在文圣拳武学与传统武术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应该说,没有十余年来文圣拳与传统武术文化研究工作的深厚积淀,很难完成这篇文章。

文圣拳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名称很多,亦称文圣功、五手、五步架、长寿拳、杜家拳、离卦拳、神拳、义和拳等。文圣拳是义和拳的源头,有“中华历史文化名拳”之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挖掘整理以来,文圣拳有了很大发展,非遗武术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武学文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实现了世纪跨越式发展和“质”的飞跃,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进一步提升了文圣拳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繁荣和丰富中国武术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夯实了文圣拳武学理论基础,促进了文圣拳全面健康发展。近十余年来,我们全面加强了武学文化研究工作,完成了两百余万字的武学文化研究成果,构建了完整的文圣拳武学文化体系,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文化体系,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中国士文化的道义哲学体系,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和文化体系,以及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同时在武术教育,墨家文化,大运河武术文化,中国精武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构建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与中国精武文化研究,将中华武学文化研究推向崭新的高度,为促进与繁荣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文圣拳武学研究另一重大贡献是弘扬了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

在文圣拳武学研究基础上,促进了中国武术文化研究工作。武术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多元文化、多领域、多学科融合,我们从“大武术观”,“大文化观”、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出发,深入揭示武术的基本属性、本质规律和哲学内涵,术道并举,构建了以“德”为灵魂,以“道”为核心,以易、儒、释、道、墨、兵、医,及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等为主要文化内涵,以“德、道、术、功、法”为基础理论体系的中华武术文化系统,这对于促进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两三年来,我们在《文圣拳武学三部曲》的基础上,武学文化有新突破,相继发表了50余万字的研究成果,这是我们对中国武学文化发展作出的又一积极贡献。应当说,文圣拳武学发展是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必将会对中国其它武术流派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借鉴和促进作用,对中国武术文化也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文化需要传承,精神需要延续。我们要以这次论坛活动为契机,承接文圣拳发展新起点,大力推动中国武术文化建设,致力于促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为打造“文化山东”名片和中华武学文化精品,推动“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更大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