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记者 樊未晨)“财经类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中,如何扛起新担当、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吴国生说。近日,“首届全国财经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举办。

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以“怎样撰写理论阐释性论文”为主题了主旨演讲,提纲挈领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理论学术论文撰写的学理性遵循和方法论应用。主题报告阶段,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曹东勃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兼论人文经济学的新启示”为主题进行了阐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陶好飞提出要从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五大体系”入手,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泉则系统分析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动力和支撑作用。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前期征文共计收到来自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硕博研究生稿件600余篇,经专家严格初审、复审,评选出80篇获奖论文。

另外,研讨会还设有“院长论坛”和研究生分论坛,来自30余所高校的50余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发言和交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