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星空下的卤煮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牛肉干

在2021年9月人工关节集采正式开标落地近三年后,今年5月21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又发布了本轮人工关节集采中选结果的公示。和2021年的那一轮相比,这次有超过6000家医院的积极参与,58万套的需求量也有所增长。价格上,中选产品价差从首轮2.8倍缩小到1.1倍,且平均降了6%。不但价差更加合理,而且稳中有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工关节续约总量略增,其中膝关节增长较为明显 来源: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开源证券研究所

当然,集采也不可避免地对厂商盈利空间造成挤压。从春立医疗(688236)、爱康医疗(01789)、威高骨科(688161)等国内人工关节龙头近两年表现来看,业绩的阵痛显得有点长了。

一、关节置换术日趋成熟

人工关节主要分为膝关节和髋关节两大类。

膝关节】我们都不陌生,这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在使用中可能由于创伤、暴力、炎症、退行性病变甚至肿瘤等原因造成膝关节损伤。如果长时间反复疼痛且药物治疗等方式无法缓解症状的话,就要考虑膝关节置换术这条路了。把破损或病变关节部分切除,再用人工关节假体固定在切除处表面,来代替患病关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膝关节置换术 来源:国家医保局

而我们的【髋关节】是连接躯干和下肢,使我们下肢能够活动的关节。和膝关节相似地,各种急性损伤和炎症等原因都会造成髋关节损伤。另外髋关节中有一个部分叫股骨头,这个地方大家听起来一定不陌生。是的,一些药物不良反应会造成股骨头坏死,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髋关节损伤严重,患者也可以考虑髋关节置换术,用人工髋关节来替换受损的股骨头等部分。

材料方面,因为骨科植入物对材料耐磨性、生物相容性等方面有极为严苛的要求,所以金属材料已经逐步落伍。而陶瓷材料逐步占据了如今的主流地位,其成熟应用也大幅提高了人工关节的预期寿命。受益于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这块市场如今愈发炙手可热起来。作为全球骨科植入物的最大细分市场,2020年全球关节置换市场规模有17亿美元。

国内方面,骨科疾病自然和老龄化进程有深度联系,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与年龄呈现正相关。所以随着存量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骨科医疗需求也必然会陡增。

二、国内厂商业绩无起色

除了人口因素之外,集采对人工关节市场渗透率的加速也是显而易见的。从IQVIA的数据来看,集采后全国人工关节植入手术量增长了20%不止。所以市场规模也得到了显著扩张,国内关节器械市场在2019-2024年间的CAGR高达16.9%,显著高于全球增速。

聚焦本次集采,一共有54家企业的167个产品中选,主流内外资品牌均跻身其中。平均价差从首轮集采的2.8倍降低至1.1倍,提升了竞争公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工关节集中带量接续采购中选产品的价差倍数缩小 来源:赛博蓝器械、中邮证券研究所

具体来看,进口厂商因为要顾及全球价格体系,集采价受掣肘,所以参与意愿在走低,国产报量份额整体提升到了72%。随着区域经销商不断地进行国内外品牌切换,外资放弃的市场可能不容易再吃到嘴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节集采顺利推动国产替代,总报量国产占比达72%

来源: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开源证券研究所

不过国产厂商虽然借着集采的东风快速提高了市占率,但从这两年的业绩表现来看,若说迎来红利期确实还差的有些远。

春立医疗在经历2017-2021年营收从3亿元提高到11.08亿元的高速增长后,2022年开始连续两年陷入营收个位数增长且净利润下滑的境地。产品线更广泛的威高骨科业绩下滑更加夸张,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1.54亿元、18.48亿元和12.84亿元;同期净利润为6.9亿元、5.44亿元和1.08亿元。

几大巨头中,只有爱康医疗的业绩有些许亮点,2022年虽然净利润同样下滑,不过营收大增38.2%至10.52亿元。当然,2023年未能延续这一态势,营收仅取得3.8%的增长。

不过,国产产品的材质性能倒是在不断升级。在本次集采中,新一代陶瓷材质的髋关节产品占比从87%一跃升至95%。陶瓷类产品被广泛纳入集采对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生活质量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三、核心技术遭全球垄断

但这也引出了目前人工关节行业的最大痛点

虽然中国人工关节生产企业已通过集采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市场话语权,但有一个关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上文我们说过,目前陶瓷人工关节正在逐步替代全金属关节。但全球范围内的陶瓷球头内衬等上游产品几乎被德国企业赛琅泰克(CeramTec GmbH)所垄断,无论是威高骨科、爱康医疗、春立医疗这样的国内厂商还是强生、施乐辉这样的跨国巨头,概莫如是。

别看国产厂商在集采中标结果中占比很高,实际上,陶瓷球头和内衬才是人工关节的最核心元件,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部分,甚至能占到一套人工关节50%的成本。带量采购无疑从需求端压缩了产品的利润空间,但赛琅泰克可没义务在前端采购价也对国内厂商大行方便。所以说,本就所剩不多的利润有很大一块都转移支付给了上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立医疗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占比 来源:春立医疗招股书,西南证券整理

若说赛琅泰克才是集采阴影下的隐形冠军,其实也不算夸张。

而且上游原材料的攻克希望一时半会还看不到。国内虽然有国瓷材料(300285)这样在齿科陶瓷材料领域颇有建树的一线企业,不过在骨科植入物领域还暂未涉猎。赛氏能在如今的全球生物陶瓷领域占据垄断地位绝非一日之功,国内公司想在这个细分赛道啃下这块骨头来肯定没那么简单。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产厂商拥有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还是在渠道、销售端的壁垒。当然,赛琅泰克所掌握的陶瓷技术同样卡住了跨国巨头的脖子,不只有中国企业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而且快速上涨的关节置换手术量必然催生对上游陶瓷材料需求的增长,单一供应商的供应稳定性、及时性显得更加重要。

业绩持续承压,核心技术也被别人攥在手心,国产替代的故事一时还真讲不圆。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