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系列上一篇文章在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8军“万岁军”的美名不是凭空得来,是在血与火之中拼出来的。当时的38军和42军对于“联合国军”来说如鲠在喉、恨之入骨,他们很想“打垮和饿死”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位特等功臣徐连才同志,他属于113师337团3连,在朝鲜战场上荣立战斗三大功、工作两大功、荣获军功章一枚等;立功的时候是副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连才(有的资料写作“连财”),1915年(有的资料写1916)10月出生于松江省(后来属于黑龙江)东宁八家子,1946年6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一纵队二师四团一营三连,他跟着我军南征北战,从东北打到海南,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19日,他随部队入朝作战。这时他是中国志愿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三师第三三七团一营三连班长。

面对着全新的情况和考验,徐连才经受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他们连队先后涌现不少英模,例如姜世福、郭忠田和徐连才等同志们。

( 郭忠田英雄排等。⇧)

(小炮班长姜世福烈士的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第二次战役前,徐连才所在连队接受前锋任务,为了确保大部队顺利渡过大同江,他们迅速拿下了江上的上松里渡口。这个渡口对敌我双方都很重要,敌人派重兵想把它夺回来,先后派出两个连以上的兵力反复疯狂向我军发起冲击……

我们还没修好隐蔽工事,他们就倾泻了狂风骤雨一样的炮弹,3连死死守住阵地,要坚持到大部队上来。

战争经验丰富的连长叫来徐连才,告诉他,“这伙敌人挡在这儿,会影响我们大部队渡江。咱们一定要把他们打下去。他们的火力一直都很猛,这个不正常,后面肯定有补给资源,你去探一探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连才立即带人出发,果然在离渡口大约3千米的地方,有一处山坳的小树林,隐藏着几十辆卡车,敌人正在把车上的弹药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向阵地。徐连才观察发现,这里只有11名敌人看守,其余的人可能都补充到了渡口进攻我军。他立马派人回连队报告,请求连长发起反冲锋,牵制敌人注意力,这边突然发起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连才冲在最前,他先甩出去四颗手榴弹。随后用机枪射击,敌人不知所措,除了死伤者,有七个人举手投降。就这样抓了俘虏,还缴获了62辆卡车、自动枪和卡宾枪33支,还有不少弹药。

清点缴获武器虽然很高兴,但是敌人会回来的。徐连才和战士们立即修筑工事。因为敌人“财大气粗”,就算是东西扔了不要,他们知道情况也会派轰炸机炸毁物资和我们的阵地。

果然,没过多久,两股敌人就摸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连才突喊一声“打”!密集的子弹倾泻下来,敌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去见了上帝。

我军缺乏装备,得到这么多军械,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同志们对他都特别佩服。

战斗结束后,志愿军总部鉴于徐连才的英勇事迹,为其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朝鲜领袖也亲自为他颁发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的荣誉勋章。

1951年2月4日,一级战斗英雄郭忠田担任3连连长,执行坚守西官厅北山任务。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38军当中可以说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郭连长部署,徐连才驻守在5号阵地,设置了机枪火力点,主要防范敌人从侧面偷袭。刚刚修筑完工事,敌军的炮弹就像下雨一样倾泄过来。徐连才带的战士中弹受重伤,失去战斗能力,阵地上只剩下徐连才一个人坚持战斗。敌人果然先从正面冲击,没有成功,又改为正面侧面同时出击,他时刻不敢松懈,敌人从哪儿爬上来,他枪口就对着哪儿。徐连才亲自掌握着重机枪,一连打退了敌人四次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夜间,敌人用炮火猛轰我们的阵地。为了避免更大伤亡,徐连才同志就展开了游击战术。他抱着机枪转移到另外一个阵地,从侧面打击进攻的敌人。

当机枪子弹打空了的时候,他就用反坦克手雷投掷,反坦克手雷打光的时候直接扔炸药……在这一天一夜被他一人击毙的敌人就至少有六七十人,敌军靠火力掩护进攻的计划就这样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敌人退下去了,他就抢修工事,或从隐蔽的地方抓紧时间出来找弹药。他深深明白他坚守的5号阵地,是我军阵地西边的门户,一旦失守,郭忠田连长那里就要腹背受敌,这会影响整个战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连才的面部、手臂和肩膀多处受伤,但是他不肯停下来,他早已抱定了决心,哪怕牺牲自己也要守住阵地。敌军其实已经知道这个火力点只有一个人了,不能把这个英勇的志愿军军人打败,他们大为窝火。

敌军不知道进攻了多少次都是徒劳,阵地面前堆满了他们的尸体。当大部队赶到的时候,徐连才已经累到站不起来,由于机枪每次射击都会带来强大的后坐力,顶在胸前射击这么久,已经把前胸皮肤全磨破了,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他就好似浑然不知一般,直到战友们提醒他才感觉到。

这次战斗中,他同五班坚守4天,打退敌人6次大的进攻、毙敌260余人,圆满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斗中,徐连才还特别爱护战士们。他经常替伤员们包扎伤口,帮战士们挖工事;在阵地上,他让战士们隐蔽,自己却到最前沿上去警戒。

他有勇有谋、和同志们亲如兄弟,战士们都称他为“智勇双全的模范指挥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6月,志司总部选派英模代表们回国做巡回报告,之后返回朝鲜战场,直到战争胜利。在和平年代,徐连才同志转业到东宁柏油厂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人民奉献直至终生。

(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