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4岁少年,用过世母亲的手机买星球卡,欠下9万元巨款。

去年6月11日,浙江这位少年的妈妈因病去世,妈妈去世第二天,少年就拿到了妈妈的手机,且一直拒绝交出来。

孩子以为手机账户里的钱是妈妈生前的存款,于是在网络直播间大肆购买星球卡,买者买着就欠下了巨额债务,平台欠了4万多元,信用卡也欠了4万多元,总共9万多元。

孩子父亲说,妻子在3年前生病,为了治病已经花掉了家里几乎所有的积蓄,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还要抚养两个孩子,实在无力偿还这些债务。

孩子父亲目前已经与相关直播间及平台客服取得联系,而孩子分别在3个不同的直播间购买了球星卡,其中一个直播间已经同意退款4万元,而平台客服也已记录此情况,并正与另外两家直播间协商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岁的少年,身高应该跟成年人差不多了,拿着过世母亲的手机,沉浸在购买球星卡的快感中。

他没有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家庭带来如此沉重的负担。

这个事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消费纠纷,更是一个深刻的警示。它让我们看到了未成年人在面对金钱和消费时的无知和冲动,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

孩子为何会如此轻易地挥霍掉巨额资金?他是否了解金钱的价值和重要性?

这背后反映出的,正是未成年人金钱观和消费观的缺失。

02

这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未成年人使用父母账户进行大额消费的事件屡见不鲜。

12岁的男孩,在父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家里的积蓄全部打赏给了网络主播。当父亲发现时,数万元已经一去不复返。

15岁的女孩,沉迷于某款网络游戏,不断使用母亲的银行卡为游戏充值。当母亲发现时,银行卡内的余额已经所剩无几。

有位爸爸拍视频,说9岁的儿子玩蛋仔派对,充值了一万多块钱,子不教父之过,这位爸爸当着孩子的面,连着扇了自己10个耳光。

他扇自己耳光的时候,孩子在旁边拉他的手想阻止,但没有阻止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下很多网友都夸这位爸爸有担当,痛骂游戏害人。

这位爸爸扇完自己耳光,说要带着孩子去派出所,让他承受后果,然后再去学校办退学,处理这个事情。

后来,我又刷到这位爸爸带着儿子去网易大楼讨说法的视频,说就第一次支付输了密码,以后支付都是免密的,希望游戏公司把钱退回来。

据游戏公司透露,小朋友充值的账号是2023年8月,用成年人的身份证进行的实名注册,共使用了8个月,用支付密码进行的支付,一共充值了13824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案例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问题:未成年人对金钱的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

在他们看来,手机里的数字或许只是一串可以随意挥霍的符号,而非父母辛勤劳动的结晶。

当家长发现孩子的不当消费后,往往会选择向平台申请退款。然而,这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又承担了什么?他们是否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03

面对未成年人网络消费行为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不禁要问:未成年人的不合理消费,到底该由谁负责?是平台监管不力?还是家长教育失职?又或是孩子自身的问题?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非黑即白。平台、家长和孩子三者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责任。

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有责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这不仅仅是通过言语教导,更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来引导孩子。

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让他们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开支计划。

同时,家长还可以教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或零用钱,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责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就是,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网络消费行为的监管。

这并不意味着要剥夺孩子的网络自由,而是要引导他们学会理性消费。

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网络消费规则,明确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必要的。

还可以定期检查孩子的网络消费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最后,家长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当孩子出现不合理消费行为时,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指责和惩罚他们,而是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金钱的价值和重要性;社会则应该加强对网络游戏和直播平台的监管力度,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总之,未成年人的不合理消费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寻求解决方案。

但话说回来,学校和社会的努力,不是我们家长能控制的,不想让孩子成为类似事件的主角,家长把好这第一道关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