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国会,不少政客为了达到目的,不停地炒作“中国威胁”,甚至在毫无依据的背景下,对中国泼脏水,然后为自己的制裁找寻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在涉及电池方面,美议员当场闹了一出笑话,事实证明,美国终究无法彻底实现对华“脱钩”。

报道称,最近美国国会两党之间再次出现了拉扯行为,主要原因是关于是否应禁止美国国土安全部采购中国制造的电池。

一项名为“脱离外国敌对电池依赖法”的立法提案,在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获得通过前,引发了热烈讨论。

共和党议员特别是法案的发起人佛罗里达州众议员卡洛斯·希门尼斯,表达了他们对于从中国购买电池的深切担忧,将其视为一个国家安全问题。

其认为,国土安全部和其他重要机构购买和使用中国生产的电池,可能会让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暴露于外国敌对行为的风险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法案则意图切断这种潜在的风险链条,通过禁止从六家中国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海辰储能,采购电池,来实现与中国在供应链方面的“脱钩”。

然而,民主党成员,并不完全赞同这种做法。他们认为,在没有详细分析该决策可能带来的操作影响之前,就草率地实施这样的禁令是不明智的。

纽约州民主党籍众议员汤姆·索齐尤其表达了一种更加审慎的观点,他要求提交一份报告来详细说明禁令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展现出他对此议案提出质疑。

索齐的质疑,反映了一个关键事实:有关国土安全部目前电池采购来源的信息,尚不完全清楚。

这场两党之间的争论,不仅仅是关于电池采购的问题。更深层次地,它揭示了美国如何平衡同中国的经济往来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1月,一个与本议案极其相似的提案曾获得两党支持,显示出在推动美国供应链与中国“脱钩”尤其是在关键领域如防务领域,双方有共识。

然而,商业采购领域,如福特公司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以及特斯拉使用比亚迪电池的情形,则复杂化了这一议题。

我们必须承认,脱离与中国的经济往来并非一件易事,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国家认为,与中国建立经济往来,是一次难得机遇,而非令人窒息的“铁钩”。

这些年来,中国科技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电池生产的强国,据统计其生产的电池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的80%。

美国国内两党,虽然对中国电池的态度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认为,中国在电池领域的主导地位可能对美国构成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主党籍众议员本尼·汤普森等人在处理这一议案上,表现了相当积极,最终推动了议案修正案的一致通过。

汤普森指出,仅仅禁止从“特定公司”采购而不是“所有中国企业”采购电池,这种做法显得过于狭窄且缺乏全面性。这一指出不仅揭示了立法措施的局限性,也反映了决策过程中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中国方面对美国的这一系列动作做出了强烈反应,批评美方的行为是出于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技术实力的无端恐惧和误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言论,暴露了中美之间在高科技领域的紧张关系及其背后的复杂国际政治经济考量。

事实上,将国家安全的议题与商业竞争相混淆,不仅有损公平竞争原则,也可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各国都在相互依存的体系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和利益。把特定国家的产品或技术贴上安全威胁的标签,而忽略了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好处,是一种短视且可能引发不必要对抗的做法。

从长远来看,中美双方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对话和合作来解决存在的分歧和疑虑,而非通过排斥和制裁来应对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真正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