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些年来,随着“留学”成为越来越多中产家庭的标配,「国际学校」在国内愈发普及,其高昂的学费和全人教育理念让不少父母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在其中读书学习,就会一路“无忧”,但其实并非如此,国际学校的信息差鲜为人知,下面跟着学霸君一起来看看吧。

From 谷雨星球

ID:guyujihua2021

在深度研究了上海48所民办双语学校的5年摇号数据后,我们发现,虽然总说中产消费降级,学费十几万的双语学校却没有降温。

经济学家也早说过,即使在经济下行时期,教育投资仍然是家庭最必可不少的一笔开支,因为预期能在未来带来更高的收益。

教育投入,是较少数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样的投入越发看重性价比,最明显的就是初升高转轨的人数越来越多,也是最多人选择的一条路径——

体制外民办双语学校只有40来所,上海国际高中则有110多所,几乎是2倍有余。而且,大多数国际高中的今年招生人数都预期甚至超额完成!

原因也很简单:一中考后再转轨能省下不少从小上国际化学校的钱;二是体制内中考已经卷到了初一,加上有更多信息源的孩子自己想出国。

在人数增加的同时,择校花费的精力和钱也越来越多,为了择校咨询、补课、培训等花掉几十万,脱产休学备考都不再少见。

但仍然有诸多隐藏的信息差鲜为人知,比如许多人都不知道的2000多块就能读的公办国际班,因为从不做广告常被忽视,非常值得被关注。

我们今天来聊一聊上海国际高中的4大信息差,值得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差一:上海国际高中的分类与「21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共有100来所国际高中。

为什么说是不完全统计呢?因为资质下一般高中、国际高中、全日制培训机构等资质目前都可以招收16-18岁、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并且开设国际课程。

更常见的分类方式,就是分为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 公办学校下又细分为只招外籍的公办国际部,和招收中籍的公办国际课程班,后者因为不做广告,几乎少为人知,却非常值得留意;

  • 民办学校下又细分为纳入中招系统、开设国际课程的民办学校,以及自主招生的学校和全日制培训机构。

  • 外籍学校自然指的是招收外籍学校的国际学校。

在上海常有人提到的,就是「21所」,包括10所公办国际班、10所民办国际课程学校和1所中外合作办学。

先提醒下:21所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最早开办国际课程的学校的试点,并非所有进入21所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在21所后,这些年也涌现出诸多一贯制国际化学校和全日制国际课程机构,也有诸多好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21所的招生人数也预示着国际高中的趋势。

上周教育考试院也公布了2024年21所招生计划,分析后不难发现,今年进入了「扩招年」。

从最新的2024招生计划透露来看,今年21所总招生人数为2470人,其中公办国际课程班招收465人,扩招12人,平均40人。但公办国际课程班只对本市学生开放,不招收非本市学生。

民办国际课程班和中外合作办学招收2005人,扩招141人。

有意思的是,生源明显向本市生源倾斜,首次达到1400+招生规模,而非本市生源呈现每年递减的趋势。

我们做了一张表格,值得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扩招的学校赫然出现几所大热学校:

  • 平和:总招生人数300人,扩招100人,其中本市生源(270人)是民办国际课程班第一,非本市生源也从20人增加到30人;

  • 星河湾:总招生人数220人,本市生源和非本市生源均有7-13人的递增。

此外,民办协和双语、公办复旦附中、市西中学也有一定程度的扩招。还有文来中学和七德虽然招生总数保持不变,但同样切割更多的蛋糕给本市生源。

■平和扩招跟金鼎新校区开学有关,IB部和 A Level部搬入, AP在本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和扩招跟金鼎新校区开学有关,IB部和 A Level部搬入, AP在本校。

信息差二:2000多块就能上国际课程

每次家长来问我,是不是上国际高中就很费钱?我们都会推荐公办学校国际班。

而因为不像民办学校一样市场化比较强,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的选择。举个例子,前年出过哈佛的建平国际班,一年学费不过2000多块!

整体来说,公办国际课程班每学年学费在2400元至4000元不等,抵不上民办学校的一个零头,住宿费一年也只有1000多,非常平价。

所以如果有人想上国际课程,这莫非是个好选择。尤其是对于体制内的学生来说,转轨到公办国际班也是迈的步子没那么大,适应也更加顺畅。

为什么这么便宜呢?一方面,公立学校有国家支持,尤其是老师工资和编制,另一方面,开设课程、资源、活动丰富度,理念接轨等可能就不如民办学校了。

■建平国际被哈佛录取的学生,来自学校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平国际被哈佛录取的学生,来自学校官网。

而民办学校里学费差异则非常大。

最贵的是包玉刚,每学年20.1万元,平和次之,也达到20万,两者每年住宿费都在2万及以上;最便宜的是西外外国语,一年学费是11万。因为费用差异,软硬件等自然也会有差异。

同时,跟去年相比,公办国际课程班学费没有变化,而民办国际课程班中,世外和平和的学费都有所增长,从原来的15万/年、15.8万/年分别增长为18万/年、20万/年。

其中,尚德学费是唯一下降的,从16.4万/年降为16.2万/年。

学费外,一般还会有住宿费,但有的学校并不提供住宿,如徐汇世外、和静安市西中学是不提供住宿的。

我们也整理了一张学杂费非常表,供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都知道,上了国际高中,还有更多额外开支。

尤其是要去美国上大学的话,课外的费用更是不比校内低。

我们也做过调查统计,一般来说最花钱的就是标化补课,差不多人均5-10万,其次是找顾问,均价在25万以上,最贵则上百万,最后则是课外项目如夏校、科研、竞赛等等,均价也得一期5万左右了。

所以,如果要上国际高中的话,要看清楚除了这些费用外的额外开支。对了,校内经常有的拓展项目也需要考虑,比如课后费用,交流费用等,有些学校会明确告知,比如大同中学国际课程班有和美国精英寄宿制IB学校佛得谷中学(Verde Valley School,VVS)的交流项目,共一个学期,学费为2.5万美元。

而英国、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地的留学,前期开销的开头可能就是学术补课和标化考试,相比没有美国那么贵,

根据过来人估算,一般要准备学费的1.5-2倍/年,也就是说如果学费是20万,那么一年要准备35万左右。

信息差三:中考分数+综合测试的招生评定

21所学校录取流程是走中考系统的,意味着要遵循一定的录取顺序:

自主招生录取→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

2024年共有92所高中参与中招自主招生,分为优秀生、优秀体育生、艺术骨干生、国际课程班和中外合作办学四类。总计招生4735人,其中21所招生2470人,占比52%,意味着一半以上走自主招生路线的学生会分流到国际课程班。

自主招生分为两步:先登官网报名综合评定到预录取,再中考成绩达到投档线后,即可拿到正式录取。

整体数据来看,2023年预录取4243人,正式录取4101人,正式录取率为90%。显然,只要拿到预录取,很大概率会最终上岸。

■注:以2023年标准来看,中考满分750分,投档线只有610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以2023年标准来看,中考满分750分,投档线只有610分。

21所「筛选人的标准也是一样」,预录取到正式录取要求很低,基本达到本市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即可。

但要拿到预录取,综合测试是一大难关,因为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同,竞争对手水平也各有参差,尤其是大热学校,笔试和面试都是一场硬仗。

测试内容也反映了学校的录取偏向,比如世外要求学生文理兼修,平和重在考察学生的语言、逻辑和思维能力,包玉刚、星河湾、文来等都对学生语文有一定要求。

今年的最新战况是报考热度居高不下,学校多开了好几场考试和体验日,同时考试难度增加了不少,如平均录取的标化分数越来越高,头部学校甚至直逼托福105分,就像有家长说的:

头部学校招生内卷已经不亚于大学升学难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差四:国际高中的更多选择

除了21所,上海其他国际高中的招生方式则没有中考成绩的限制,其中也不乏名校。

通俗意义上,我们习惯于按照「课程」来划分国际高中,除了最炙手可热的IB、AP和A-Level三大主流课程学校,还有专门开设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课程的学校。

有个明显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际高中开始走「多课程」路线。很多老牌学校在强势课程领域建立口碑之后,开始拓展更多课程。

现在几乎知名的国际高中都有开设多课程,除了星河湾坚守AP。

此外,还有一个趋势是,随着K12一贯制学校的高中部自升上来,也成为了不容小觑的力量。比如今年浦东万科的首届毕业生升学走向非常出色,德闳的第二届毕业生也是。

在我看来,得益于小初阶段的教育理念、文化、师资的传承,高中部吸纳了这部分直升生源,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协调好学生个人长期发展和升学目标之间的比重。很多一梯队国际高中皆为K12学校。

相对而言,只开设高中的学段的学校,因为要兼顾成长与升学结果,自然是平衡得更为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现象,很多国际高中也有「对口」的小初部。比如WLSA虽然只有高中部,但是有合作的小初部,之前是浦东新竹园,今年9月合作即将到期,后期转为嘉定华盛怀少。

近几年,我们也看到很多国际学校都在建新校区,尤其是一些热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国际高中的版图进一步扩展,对于择校家庭也是利好消息。

比如平和新校区金鼎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总面积18.2万平方米,总投资额高达17.32亿元,本部的IB和A-Level学生都转至新校区就读;

青浦世外高中也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总面积6万平方米,是世外系首个自有土地、拥有独立校园的旗舰校。

还有上中国际部奉贤校区已开工,预计明年开始试招收小初高年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总结下重点:

1、择校热度居高不下。体制内的卷让更多家庭转轨,除了常见的民办高中外,从不做广告的公立国际班也值得被看见。同时今年报考热度很高,各大学校基本都完成了招生目标,除了上海外,吸引了更多全国生源。

2、头部国际高中扩招。比如平和扩招100人,世外开了青浦校区,多课程成为标配,对学校的资源分配提出挑战,非头部学校也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特色,吸引不同的生源。

3、报考难度继续增加。各方反馈今年难度持续增加,提高了考题的难题,也提高了英文测试的分数。但是学校考试都有多轮,就我的观察来看,只要认真准备,不放弃,直到5月都有机会。

关于国际高中的信息差仍有很多很多。

比如升学对比、招生难度、公办国际班的特色,如曹杨的德国项目,光明的法国项目,甘泉外国语和文来的日本项目等,国际课程到底怎么选等,我们会持续更新。

本文系授权发布,转载自公众号:谷雨星球(ID:guyujihua2021),邀你一起做内卷下的教育长期主义者。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 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