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韶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在主席生前毛岸英、毛岸青、李敏都回过父亲的故乡,但唯独主席和江青的独女李讷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

在李讷44岁时,她终于回到了父亲多次给她讲述过的故乡韶山。

在那里,李讷跟随着导游的脚步,听着导游的讲解,一步步重温着父亲曾经走过的路,抚摸着父亲曾经使用过的水杯等物件,仿佛在感受父亲的气息。

当李讷走到晒谷坪,看到一块指示牌上写着:毛泽东劳作过的地方,李讷终于忍不住对着父亲曾经使用过的农具下跪痛哭,她喃喃道:“爸爸,我回到韶山了,我终于完成您的遗愿了。”

江青独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李讷出生于延安,是主席和江青的独女,她是主席最小同时也是唯一从小在主席的陪伴下长大的孩子

李讷出生时,主席已年近半百,而毛岸英、毛岸青和李敏都远在苏联,所以主席对李讷倾注了所有的父爱。

毛主席会在工作之余尽量抽时间陪女儿玩耍,哪怕只是拉着女儿的小手散散步一句话不说,也能让他一天的辛劳一扫而空

李讷在延安度过了有父母陪伴的幸福的童年时光,当然这种幸福多数是精神层面的,在物质方面她与父母和其他人一样没有享受任何特殊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讷记得,父亲那时候经常会对她讲一个叫韶山的地方,讲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和那里的人,父亲告诉李讷自己在韶山度过的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韶山是父亲的故乡,那里有着父亲牵挂的亲人和朋友,所以在李讷幼小的心灵中早已经有了韶山的一席之地,她多想自己快快长大去父亲的故乡看看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跟随主席和母亲一起到了北京生活,这时候的李讷已经九岁,她进入到了育英小学读书。

毛主席为了不给李讷任何享受特权的机会,他要求女儿在学校不允许告诉学校任何人自己的父母是谁,在填写学校要求的登记表上家长姓名栏也只能填写工作人员的姓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李讷也因为从小受父亲的教诲,养成了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

在学校,她从来不和学校的同学们比吃比穿,只知道一头扎到学习的海洋中,她始终是校园中穿着最朴素、行为最低调的那个,经常是骑着一辆旧自行车独自上下学,所以,李讷上学期间,没有任何人知道她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女儿

1959年,李讷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如愿考上了北大的历史系。

她一如既往地选择了住校,和其他同学一样住宿舍吃食堂,即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她也没有享受到丝毫的特殊优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士们看她饿得可怜,有时会偷着塞给她些饼干、奶粉之类的食品。

但一旦被主席知道,李讷就会受到一通训斥,东西也会被退给卫士们,所以当卫士们再偷着想塞给她食物时,李讷就不敢再收了,而因此李讷还生了一场大病休学一年。

休学期间,李讷曾跟主席提过,想趁着有时间去韶山看看,但主席制止了李讷,主席说:“大娃娃(主席对李讷的昵称),现在正是困难时期,不要回去给乡亲们添麻烦了。”

毕业后,成绩优秀文化根底深厚的李讷被分配到解放军报社工作,在这里李讷使用了化名,她工作极度负责认真,深得领导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在工作一帆风顺步步高升时,特殊时期到来了,主席要求李讷到五七干校去劳动锻炼,懂事的李讷听从父亲的安排踏上了去往江西的列车,直到她离开,报社的同事也不知道她是主席和江青的女儿

在干校,李讷结识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丈夫是山东人,家境很普通,江青很反对这门婚事,但在主席的支持下李讷还是和这名普通人结婚了。

可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幸福甜蜜,这段从门第、文化等各方面都极不匹配的婚姻随着孩子的出生而宣告破裂,而此时的李讷也走入了人生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