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对档案馆的印象是脱皮的纸张,发黄的卷轴……然而,走进大理州档案馆,满满的科技感迎面而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产化,系统功能实现便捷化,档案数字资源实现多样化,档案云平台管理实现一体化,海量的档案正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实现了从纸质到数字化的“蝶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理州档案馆

据悉,大理州档案馆在建成数字档案馆后,打破“信息孤岛”,激活全域共建共享“一盘棋”,把全州13个数字档案馆联成一张网,实现全州一网通查通办,应用搜索引擎实现目录检索响应时长不超过5秒,全文检索不超过20秒,档案查阅从原来的“排长龙”,到如今的“一键出库”。

与此同时,大理州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系统使档案管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纸质文书档案数字化率为91.5%,实现了“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把“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基础扎得更加牢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理州档案馆

近年来,在大理州“数字大理”的整体框架下,州档案馆将库存一千多万页的纸质档案一一装进计算机“智慧大脑”,成功创建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实现了数字赋能、转型升级。查档群众说:“我觉得大理州档案馆环境非常好,查档案效率非常高,输入关键词很快就能搜到你想要找的档案。”大理州档案馆副研究员表示,档案工作由原始的手工查询利用转变为计算机联网查询,实现了数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较大转型,档案利用更加便捷高效,更好地服务群众。

大理广播电视台供稿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