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爱国诗人臧克家发表了题名为《雪天读毛主席咏雪词》的文章,作为毛主席诗词的权威鉴赏作家,臧克家的一生与毛主席有诸多不解之缘。

臧克家写下了《雪天读毛主席的咏雪词》一文,这是他一生首次撰写鉴赏毛主席诗词的文章。

当时,臧克家正担任《诗刊》的主编,他认为:“毛主席的诗词既富有艺术魅力,又充满政治论调,是一定要在《诗刊》上发表的!”为此,臧克家和副主编徐迟精心挑选了毛主席的8首诗词,并准备将它们一一刊登在《诗刊》的头版。

在刊登之前,臧克家想请毛主席确认这8首诗词是否有误传的情况,于是,便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臧克家隔空对毛主席说:

“主席,您是我们最尊敬的领袖,也是我们最喜爱的诗人,我们准备在《诗刊》上发表您的八首诗词,但是,这些诗词还存在文句上的出入,希望您能抽时间加以订正,再寄还给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初次相见、致信询问

1945年9月初,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独裁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这招致了全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

蒋介石不得不摆出一副寻求和平的姿态,他三次给毛主席发电报,邀请毛主席来重庆,商讨和平谈谈判的事宜。

当时,党中央许多领导人认为,蒋介石这是要学项羽,大摆鸿门宴,然而,毛主席却高瞻远瞩,他断定蒋介石不敢这么做。加上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势在必行,于是,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乘坐飞机前往重庆。

毛主席抵达重庆后,全国人民都密切关注着这场谈判的结果,经历百年苦难的中国人民对和平翘首以盼。

在长达43天的谈判中,毛主席每都要同国民党打交道,而在闲暇之余,他又抽空会见了身在重庆的各界人士。

就是在这期间,臧克家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为了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毛主席本人,臧克家早早地从郊区赶到了市内。

当天,中苏文化协会正在市内举办活动,毛主席等人受邀参加,据臧克家回忆,当时毛主席带着灰白色帽子,在周围人群的簇拥下,他是那么的朴实又尊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后,毛主席在张治中的园内举行了一场座谈会,许多文人志士都收到了邀请函,臧克家便是其中一位。

满怀激动的心情,臧克家有了近距离接触毛主席的机会,会上,徐冰向毛主席一一介绍了参会的人员。

当毛主席的目光扫向臧克家时,徐冰微笑着介绍说:“这是诗人臧克家”随后,毛主席和臧克家两人相视一笑。

在谈到和平谈判的问题时,臧克家率先询问毛主席:“国民党都是顽固派,团结、民主和进步的局面能争取到吗?”

毛主席莞尔一笑,然后颇为打趣地回答道:“长征时,雪山和草地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是争取不到的!”

毛主席简单的一句话,便给在座的所有人打了一剂强心针,这次会面,毛主席波澜壮阔的胸怀,给臧克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之后,臧克家便写下了《毛主席,你是一颗大星》一诗,并一字不差地发表在新华日报上。

1949年7月,中国即将迎来全面解放,在人民政府成立的前夕,第一届文代会在北京怀仁堂召开,几百位文艺人士出席了会议。

毛主席走上台前,郑重地发表了讲话,毛主席说:“在座的各位,都曾为人民做过好事,我们有理由欢迎你们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作家协会开始创办《诗刊》,主编正是臧克家,于是,文章开头的一幕便发生了。

第二年元旦刚过不久,臧克家便接到了收发室打来的电话,电话另一头说,一封由中央部门送来的信件已经到了。

臧克家挂断电话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收发室,当毛主席的回信和诗词复写稿被带回办公室时,编辑部的所有成员如获至宝,众人争相传递朗诵,俨然一副热闹的景象。

毛主席不仅帮助臧克家等人修订了诗词,还用钢笔精心复写了一遍,除了臧克家申请的8首诗词之外,毛主席又多附赠了10首。

一时间,这18首诗词成了编辑部热议的话题,编辑部的众人纷纷起毛主席诗词中的精妙之处。而毛主席的回信也是十分平和,没有丝毫的架子,在信中,毛主席还表达了对编辑部众人给予厚望的鼓励。

毛主席说:“这些诗词我原本不愿发表的,既然你们觉得可以刊登,那么就按照你们的意愿办,《诗刊》创办得很好,祝愿能长远发展!”

不久后,《诗刊》陆续刊登了毛主席的18首诗词,而这些朗朗上口的诗词,一经出版,就引来无数读者抢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