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也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通过30周年。为展示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活动6月15日在中国科技馆举办,为公众带来一场生动的“走近荒漠”的科普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活动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中国林学会和北京林业大学承办,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中国、光明网支持协办。在“走近荒漠”中科馆大讲堂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卢琦院长作《中国的荒漠和绿色万里长城》讲座,带领观众了解荒漠的基本特点,和我国为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所采取的措施;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刘芸芸研究员为公众介绍了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的科学应对方案;全国劳动模范和林业英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党支部书记郭万刚场长应邀,讲述了一代代治沙人将漫漫黄沙变成“绿色银行”的感人治沙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展厅里,“荒而不芜的荒漠”、“沙尘暴伸冤记”等荒漠化防治自然教育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在有趣的动手活动中认识各类荒漠种子,客观认识沙尘暴这一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和沙尘暴的优劣势,引导青少年认识荒漠化防治,发现荒漠的真善美,持续关注并参与荒漠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叶婉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