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熠熠生辉,聚光灯下翩翩起舞……正常人学习舞蹈尚且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汗水,而如果让12名听障女大学生配合表演舞蹈和手语演出,在舞台背后,她们将要付出多少艰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无法直接感知的鼓点节奏,大家会尝试选择俯身贴地,通过声音设备传递至地板的微小振动来体会并熟悉音乐的韵律。”最近,“梦如山花向阳开”2024年重庆市残疾人特殊艺术巡演上,带队老师何思琦带着12名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听障同学,为大家来了舞蹈与手语表演《新征程》,通过她们自己的方式“起舞”,展现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舞台上,她们华丽“起舞”,而舞台背后的细节,却更让观众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障大学生没办法感知音乐,除了俯身感受地板的方式,他们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另辟蹊径”。

何思琦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听障同学在接触一个新曲目时,会请专门的老师通过其他方式将音乐的复杂构成如节奏、节拍强弱等进行“解码”、描述,帮助舞者体会内在涵义。

“不仅如此,12个人的团队表演,还需要大家的配合,为了确保队形严丝合缝,同学们每日都会坚持进行高强度的形体训练。”何思琦介绍,同学们经年累月的刻苦练习,才能铸就扎实深厚的舞蹈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12名女大学生背后有哪些故事?

“当掌声响起来的那一刻,我们感觉到非常的高兴,也很有价值感,觉得这么长时间以来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

何思琦在几个月前,接到了当地残联的邀请,希望这12名同学能参加特殊艺术巡演,展现听障女孩们的风采。于是,她们选取了《新征程》曲目,既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还能展现每个人的色彩。

12名同学都不是学习舞蹈专业的,只是因为兴趣爱好而聚集在一起,每周排练三次,一遍又一遍地排练最终达到了最佳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排练舞蹈时,还会有手语老师站在舞台两侧,用与音乐高度融合的肢体动作来传递情感、指挥舞蹈动作。所以舞蹈是在音乐、节奏与手语老师指挥“三者合一”下的呈现,使观众难以觉察其不同。

为了提升表演中的默契,听障舞者还需要通过眼睛的余光,观察队形的设置,以及和彼此之间通过长时间的排练,不断地找到大家的默契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12名听障女孩的表演,此次巡演中,多个精彩纷呈的节目逐一上演。在舞台上,残疾人演员们以他们那充满力量的舞步、激昂人心的歌声、以及悠扬动听的乐器演奏,传递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