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国正经历一场持久的高温“烤”验,从南疆到华北,热浪滚滚,气温频频突破40度大关,这样的酷热天气让人们无处可逃。但幸运的是,西伯利亚冷涡及时出手,我国华北黄淮冷空气南下伴随着降雨增多,这两天高温明显减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国家级高温预警连发9天

6月15日,全国高温中心向南转移、范围依然很大,黄河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普遍出现高温,湖北三峡40.1度拿下今天全国唯一一个40度;省会城市中南京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武汉37.1度刷新年内新高,重庆沙坪坝37.8度在省会直辖市中领跑;对比起来,北方气温显著下降,大范围40度已经被冷涡冷空气和雷雨浇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的高温热浪有几个关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气环流的变化和干热气团的影响。这段时间,受大陆高压的控制,北方大部分地区被干热气团所笼罩。大陆高压是一种强大的高压系统,通常伴随着晴朗少云的天气,这种天气会导致地表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使得气温快速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高空暖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高空暖脊是一种在高空出现的暖空气带,它可以抑制地面以下的空气上升,减少云层的形成,从而加强地表的辐射加热。近期的高温现象不仅范围广泛,而且强度惊人。从华北的北京、天津、河北,到黄淮的山东、河南,再到江淮江汉的安徽、湖北,中东部很多省份都遭遇了高温热浪的袭击,甚至于西南四川盆地的晴热都开始加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从卫星云图上看,这两天压制我国北方地区的冷涡正在东移,今天下午中心已经东移到东北平原上,正在进一步向东移动,对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影响即将结束,如此一来,由它带来的冷空气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来说也是匆匆过客,刚刚被压下去的高温又要开始加强,因此,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这是连续第9天发布高温预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北方40度又要扩大!

虽然冷涡南下也在这段时间内起到了关键作用。冷涡是一种低压系统,带来了短暂的强对流和雷雨天气。这种天气系统不仅带来了降温,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来自自然的威力。然而,冷涡带来的冷空气只是稍稍触及华北,随着它的快速东移,我国中东部的高温区域并未完全扑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气象台预报中指出,16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强度将有所减弱、范围将有所减小,但预计6月16日白天,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南疆盆地和东部、甘肃河西、河北中部、北京、山东西北部、河南东部和南部、安徽、湖北东北部、海南岛北部等地仍有35~36度高温天气,其中,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南疆盆地和东部、河南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度,新疆南疆盆地局地可达40度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冷涡暂时压制了高温,但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中指出,随着西风带剧烈抖动,冷涡走后强盛的高空暖脊又要从我国新疆开始东移,即将到来的高空暖脊再次带来干热气团,将迅速带动北方多地的气温回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测,6月17日起,华北气温将再次飙升。预计17日白天,新疆南疆盆地和东部、内蒙古西北部、京津冀、山东西北部等地将有37~39度高温天气,局地可达40度以上。到18日,北方地区将出现大片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这意味着国家级高温预警还要继续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高温天气不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也对农业生产和能源消耗提出了挑战。在高温天气下,农作物的生长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一些耐热性较差的作物。此外,高温天气也会导致用电量的激增,电力供应压力增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虽然冷涡一度压制了北方地区的高温,但这次的冷涡影响即将结束,下一轮高温正在登场,干热气团、大陆高压、高空暖脊等气象系统的相互作用,使得北方多地将再次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在这种天气下,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尽量避免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