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这两天17岁的中专女生姜萍成为话题人物,她因为在全球数学竞赛中闯进12强,成为多所知名高校争抢的香饽饽。

在我看来,姜萍的可贵之处不单是她取得的佳绩,更在于她用勇气与毅力突破了社会所施加的无形枷锁。谁说女生学不好数学?谁说起点不高的中专生不配拥有更大的梦想!

与此同时,网上又涌现一位敢于打破“枷锁”的少年,他就是那个“因喊话学校饭菜被思想教育”的杭州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韩同学。

这件事情的起源是2023年11月3日,韩同学在某平台发了一个视频,吐槽学校食堂提供的饭菜里有发芽的萝卜、苍蝇、没熟的土豆等。至2024年5月7日,韩同学共发布了8条吐槽学校食堂相关问题的视频。

估计是因为在韩同学提出饭菜质量问题的过程当中,学校未作有效的因应工作 ,所以才使得此事于近期起了综合反应并一股脑儿冲上了热搜。

有哪些综合反应呢?

一是有关老师表示,学校告知韩同学在食堂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与班主任或后勤部门联系。

二是对于韩同学在网上发布视频批评学校食堂的事情,老师表示,学校尊重学生,没有公开批评他,而是私下引导。

三是有关老师向记者评价说,韩同学在网络上的表现与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差异很大。在学校,他表现正常且上进,但在网络上则显得消极和激进。由于他的网络活动频繁,学校担心这可能影响他的学习时间和成绩。教导处多次与韩同学沟通,建议他减少网络活动,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

四是针对韩同学反映的食堂问题,有关老师认为,韩同学的某些意见可能基于个人偏好,不喜欢某些食物,说法大多无法证实。

该老师补充解释道,韩同学提到食堂中有苍蝇的问题,但没有提供实质的证据,无从考证。“他还说发芽的萝卜,但其实萝卜上有须是正常的。”“他提到的没有煮熟的土豆,可能只是中间有一块比较硬。如果真的没有煮熟,其他学生应该也会有不良反应。”对于西红柿的梗,老师表示“切开西红柿后有一个比较硬的部分是正常的,但他认为是梗。”

五是校方也联系了韩同学的家长,“我们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韩同学也对学校的处理表示认可。”

六是校方表示食堂的操作一直在规范进行,学校会继续关注和改进食堂问题,确保食堂一直照章办事,保持其放心食堂的标准。

七是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现已成立调查组,并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学校食堂饭菜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以上脉络不难看出,涉事校方对于韩同学自行开设个人帐号是很反感的,对于其在视频平台多次吐槽学校食堂问题的行为更是不能容忍。所谓私下引导、与家长沟通,无非是施压,以迫使韩同学停止“不务正业”“自曝家丑”的做法。

而对于食堂问题到底是否存在,校方则一味地敷衍。未见苍蝇尸体实证、未见其他同样有何不适反应,以及主观臆断韩同学个人口味偏好,就判定韩同学吐槽的问题并不存在,这未免太粗暴而且草率了。

但事已至此,这些就交给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咱们倒不值得太深究。

只是更关键一点,校方说“韩同学也对学校的处理表示认可”,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这里面可就存在很大的玄机。

且听韩同学在视频中掷地有声的话——

“现在真理在哪儿,一个学校食堂有问题,他被举报是必然的。为什么要给我们穿小鞋呢?我望(谅)他也不敢!他不可能把我吃干抹净,扼杀在某一个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说被校领导知道了是不好的,那我更不慌了,我现在拍视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男孩,他敢为了真理去面对一些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学校找了韩同学的父亲“做工作”,自然少不了韩父对自己“软肋”的一番苦口婆心。

看到韩同学带着哭腔,跟父亲据理力争时,我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韩同学说:“(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说:“不是你这个年纪做的,好不好?”

等我18岁了,等你老了,我照样做。

“你现在先把视频删掉。”

“我不!”

“以后你成熟了,你就不会去做这个事情。”

“我不!”

面对慈爱中透着威严的父亲告之过来人的劝诫,即使哭泣中的少年仍还以一句句坚定的“我不”!

想想此事件中他始终的选择与坚持,他在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中饱受的压力,

可见他在说出“我不”两个字时,需要何等的勇气!

我真的看到了少年韩同学眼里的那束光为了真理去做对的事,虽荆棘满地,仍孤勇前行。

多少成年人都要为之汗颜。

当今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无形枷锁与有形规训,总之就是要你服从与随大流,安于固有的人设定位。这样的氛围中,很多人也会自我阉割和湮灭,只务利己与精致,更不配痴心妄想去追求真理,穿越囚笼。

而恰恰如此,就是在为社会的不公与偏见添砖加瓦,最终无数的人身陷其中,“卷”成一团团死结。

只有抱定正知正念并勇于尝试与付出的人,才可能突围而出,改变那些既有的不公与偏见,为社会带来一分希望与光明。数学奇才兼中专生姜萍如是,“敢为真理面对一些事情”的韩同学也如是。

只是这样的人,实在太稀缺了。

所以呼吁杭州那所小学校,

即使做不到以韩同学为荣,为骄傲,

起码也请善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