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能,正是因为你身边一个公务员没有,才会导致你特别想考呢?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是我在基层的时候遇到的一件事,某县县委办的年轻干部小A,后悔自己当初考到这个单位来。

小A曾经跟我说,他在没有进入体制之前,认为考公就要选择最高大上的岗位,在他能报考的家乡岗位中,县委办是他觉得最高大上的岗位。

我问他,县委办里面也有很多职位分工,而你为什么认为这里是最高大上的呢?

他说,是听他爹的。他爹在县城经营着一家粮油门市,最经常打交道的就是县城的市场监管部门。而他爹的愿望,就是他能考上一个部门,这个部门比县城市场监管部门要更强。于是在他爹的认识里,县委办能管着市场监管局,所以县委办更好,所以他就毅然选了这个。

我曾经回想这件事,发现小A的经历,并不是个例,而是我接触的很多朋友所共有的认知。

考公的时候,即便有可选择更多的岗位,但是依然把目光放在自己认为最有权势、最高大上的岗位。对于体制的认知,来自于父辈、甚至祖辈的传统观念和人云亦云,自己也没有亲戚朋友在体制内,能够给他们一些独到的建议。

很多人都是这样。以致于每年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太多,我甚至见过有一个女生在考上之后还不清楚自己的岗位有没有服务期。

话说回来,身边如果一个公务员没有,确实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跟别人有所差距,但这也主要体现在我们对体制内的通俗认知中。

但同时,我也非常坚定地认为,获取信息依然是一种能力

很多人获取信息的能力弱,比如同样一份职位表,相同专业的人去报考,有的人能报1个岗位,有的人能报5个。

原因是能报5个的那个人获取了更多信息,他知道可以先后用学科大类(门类)、一级学科、笼统概括的学科等逐一检索,以此获得更多的信息。

我看到的是,很多人以我没有认识公务员为由,就停止了很多自主获取信息的可能,这是很遗憾的。获取的渠道有很多,有论坛,有上岸考生经验,在站外也有很多博主在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稍微努把力,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所以说句实话,这些人考不上公务员,也是正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