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章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5年前,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湖北荆州一个家庭陷入了绝望的边缘。当时,年仅两岁的儿子小明(化名)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血液病,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挽救生命。幸运的是,中华骨髓库一位匿名志愿者伸出了援手,让小明得到了重生的机会。

5年后,得知自己的骨髓与一位陌生患者匹配成功,小明的父亲杨华(化名)义无反顾地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助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他说:“5年前,我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善意,现在是我们回馈社会的时候了。”

6月14日上午,33岁的杨华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这名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这也让他成为湖北省第651例、全国第17790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2017年4月,杨华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可孩子很快就被确诊患了一种罕见血液病。医生告知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才可以救回孩子。不久,好消息传来——孩子与一名志愿者配型成功。

2019年10月5日,孩子入院,当年11月8日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生命的种子”在孩子的身体里生根发芽,移植快5年了,各项指标均正常,现在孩子已经就读小学二年级。

当年在等待捐献的日子里,杨华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在一次无偿献血时,他毅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留下了8毫升的样本。

2021年11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杨先生,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征求他是否愿意捐献。杨华一口答应,但那次捐献因患者方面原因终止了。

今年2月,又有一名患者与他初配成功,杨华依然毫不犹豫同意捐献。

在荆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杨华于4月初完成了捐献前体检,遗憾的是,有两项数据指标不达标。为了能顺利完成捐献,家人精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杨华也开始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最终复检结果合格。

6月14日早上,随着血液分离机的开启,历经4小时左右外周血循环往复,269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被成功采集,并迅速送往外地。“我的孩子因为爱而健康成长,我一直盼着把爱传递下去!今天,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心愿。”

杨华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鼓励更多人加入到骨髓捐赠者的行列中来,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去生的希望。

小明也为父亲的决定感到骄傲,他说:“爸爸是我的英雄,我希望长大后也能像爸爸一样去帮助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先生成为全国第17790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图片提供:章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