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赣南某村庄。

王盛荣刚走进去,就听见村子里面一阵枪声大作,他心里一惊,猜测毛主席那边可能出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连忙带人冲了进去,果然!毛主席的警卫人员和一些反动特务们,在房子两边交上了火,打得不可开交。

王盛荣再一看,毛主席已经被几个人团团围住,形势极其危险,王盛荣大喝一声,用枪击毙了一个正要靠近毛主席的特务,然后他带着部下直接加入了战局。

几人的加入,让毛主席警卫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王盛荣觉得不能再耽搁了,再纠缠下去,恐怕敌人的大部队就来了,他低吼着“撤退!”然后拉着毛主席就往外走。

可是他这一拉却没拉动,王盛荣一看,发现主席正在一旁蜷缩着,十分虚弱,根本不能动弹。

“主席的病犯了!”王盛荣心急如焚,他连忙招呼旁边的人取来担架,把毛主席扶了上去,然后又带着众人,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快步撤离了村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途,主席费力地指了指王盛荣,旁边的战士不懂什么意思,连忙推了推旁边的王盛荣,王盛荣看了下主席的眼睛,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握紧主席的手:

“没事,我懂得哩!”

1907年,王盛荣出生于湖北武昌,家里世世代代在汉阳门附近,以打鱼为生。虽然家里很困苦,但是每天王盛荣都与鱼虾为伴,童年倒也不算无聊。

之后在他13岁的时候,为了承担家里的重担,他和许多小孩一样,来到了繁华的上海,并在一家纺纱厂做工。我们都知道那时候的工人地位其实是很低的,所以王盛荣一进到纺纱厂的时候,便受到许多的折磨与压迫,但这些悲惨遭遇,没有磨灭他的棱(léng)角,反而让他变得更为坚毅,更为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这座城市,既是文化的中心,也是红色革命的中心。在这里,无数的革命人士在这里发展新文化运动,引领革命浪潮,这对于一心想改变自己命运的王盛荣来说,无疑是新奇的。

1925年5月,上海日本纺织同业会拒绝承认工人组织的工会,并且在之后的工人谈判中,直接枪杀了工人代表顾正红

这次的肆意屠杀工人事件,激起了上海各厂工人的愤怒,当天全体工人举行罢工,五卅()运动爆发。

这场运动很快就席卷了上海,甚至蔓延到了全国,至此国民大革命高潮直接到来。心潮澎湃的王盛荣,当即在五卅运动爆发时加入了纺织工会,成为了一名工人积极分子。

正是这段时间,他与我党早期创始人董必武相识,当时王盛荣正在湖北省委做一个交通员,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王盛荣认识了董必武同志。那时董必武是省委领导,也是湖北省政府的常务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董必武身份很高,但他丝毫不在意这些东西,他一见王盛荣,便十分欣赏这个上进的后辈。即使是在百忙中,他也要经常给王盛荣上课,教导他一些知识以及为他讲解,作为一名交通员需要遵守的条令,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向王盛荣推荐我党优秀革命人士,王盛荣从他们身上获益匪浅。

在党组织的培养和董必武同志的教导下,王盛荣很快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地下交通员,并且多次完美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他的各种任务。

之后,因为他积极地参加五卅运动,并且在运动中有着极为优异的表现,他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值得一提的是,他入党的时间正是我党最为艰难的时刻。

五卅运动结束后,北伐战争节节胜利,我党上下都在期望着大革命运动的胜利以及中国能够真正地得到改变,但这时蒋介石徒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为什么蒋介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发动政变呢?其实主要原因有两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北伐战争势如破竹,各国列强自然就坐不住了,尤其是几个在中国有着巨大利益的帝国,更是不甘心。于是他们就想尽办法通过武力威胁,以及分化拉拢破坏国民革命运动,那他们自然就找上了早就企图不轨的蒋中正

其二,当时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反动势力们见识到了工农以及共产党浩瀚的力量,他们又恨又怕,所以当蒋介石挑起“反共”大旗时,那些反动势力自然大喜过望,极为迅速地加入到了政变之中。而蒋介石之所以发动四一二政变,当然也是因为他深知这些势力的心思。

历史上每一次政变都是极为残酷的,这些反动势力政变开始时,就直接在全国范围内搜捕我党党员,一时间我党很多人员直接被迫害,很快,白色恐怖也波及到了全国,令人谈虎色变。

王盛荣在这种时刻选择我党,其信心和胆魄自然是让我党极为欣赏的,正是因此这样,在后面我党的力量逐渐恢复之后,王盛荣也就成为了我党重点的培养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8月7日,我党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王盛荣被组织选为会议的保卫者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隐蔽在汉口水塔附近的董必武同志,知道这个消息后,特地见了王盛荣一面,对他讲了这个会议的重要性,也对他的成长感到欣慰。

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我党为了培养自己的革命中坚力量,派遣了我党的一些同志远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政治和军事。王盛荣和其他被选中的同志,从上海启程来到了苏联,当时和王盛荣同行的有张闻天王稼祥等党后期高级领导人。

三年后,王盛荣学业结束后胜利回国,在团中央分配下,他来到了自己之前参加工人运动的上海,他担当了沪()西区的重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团委的工作。

之后他又去了江西的兴国县,担任了县委书记兼县少先队长。他在那边特别注重培养党的少先队员,因为在他看来,少年强则国强,对于党组织来说,少先队员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后备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苏区大部分16岁以上的青年都加入了少先队,这些少先队成员一边受到军事训练,一边偶尔学习文艺知识,组织上争取把他们培养成文武双全的革命人才。当时在王盛荣手下的少先队员,有一些,后来还当上了开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