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英雄儿女”解秀梅脑梗住院,欠了医院30000元治疗费,医院刚下达停药通知书,就接到军区的通知,要求医院全力救治,费用问题由军区解决。

她是抗美援朝中唯一的一个女性一等功获得者,也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真实原型,她就是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女战士—解秀梅

解秀梅1932年出生于河北农村,家庭贫困,但是生活的困苦并没有给解秀梅带来烦恼,反而她乐观的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从小的愿望就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女兵,而且要像刘胡兰那样英勇无畏,为革命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很快她的愿望实现了,1948年,解秀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在部队文工队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刚入部队没多久的解秀梅,便随着大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当时作为部队里为数不多的女兵,她丝毫不逊色于男同志们。

她每天背着和男同志一样重的物品,跋山涉水,没有一句怨言,而且丝毫没有被落下,哪怕脚被磨出了好几个水泡,也没有耽误她一点行程,一直跟在队伍中。

就连队伍中的男同志都佩服她,可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行军18天,单薄的身体有着大大的能量。

而且她还经常鼓励身边的同志,她的这种乐观、积极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到达朝鲜了以后,解秀梅的主要任务就是护理伤员,随后她就经常待在手术室里,每天都能看到受伤的战友们被抬回来的时候她的内心都悲痛万分。

她总是忍不住想:战争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老百姓还要等多久才能过上好日子?

看着病床上受伤惨重的伤员,她总是能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比如冬天,阵地医院条件简陋,伤员们被冻得瑟瑟发抖。

这时候,解秀梅就会给伤员们捂脚,将他们的脚放在自己的胸口,用自己的衣服包起来,还不停地搓着脚心,试图让脚暖和起来,哪怕自己被冻得嘴唇发紫,全身冰冷也毫不在意。

平日里她为了让伤员们心情更好,鼓舞士气,她还经常给战士们唱歌跳舞,战友们以及伤员们也被她的举动所深深感动。

解秀梅的感人事迹远不止这些,有一次敌人大规模投放了燃烧弹,正好在病房附近爆炸并且燃烧了起来。

病房内都是伤员,他们腿脚不便,眼看着病房内大火熊熊燃烧着,就在这危急关头,解秀梅丝毫不顾个人安危,她快速跑进病房内,将里面的病人一个一个背出来,护送到安全的地方。

这时敌人的燃烧弹还在不断向着这边射过来,很多人都避之不及,只有解秀梅奔着熊熊烈火跑去。

病房里已经被大火吞噬,还剩下最后一个伤员,李永华。本来李永华已经被烟呛得快要窒息,她心想:可能今天就会死在这里了吧。

正在快要绝望之时,没想到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别害怕,我来了,我背你出去。”

李永华瞬间燃起了希望,进来的竟然是瘦弱单薄的解秀梅,她二话不说背起李永华就往外走,但是没走几步,敌人的燃烧弹又发射了过来。

解秀梅反应迅速,立即将李永华扑倒在身下,解秀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硬生生为李永华挡住了射来的碎石和弹片,瞬间,身体的好几处都渗出血来。

她顾不上身体的疼痛,爬起来,将李永华背起来,但是好几次,都没能起来,李永华说道:“你快走,别管我。”

解秀梅气急说道:“你说的什么话?我必须把你带到安全的地方。”

李永华看着解秀梅浑身的伤,心疼地哭了起来,解秀梅反而还安慰道说:“不用担心我,没事。”

她拖着受伤的身体,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力将李永华背在身上,身后留下了一串血脚印……

解秀梅就这样一步一步背着李永华来到了防空洞,当她把李永华放下的那一刻,她自己也倒下了。

看着已经昏迷的解秀梅,所有人都泣不成声。最后敌人的这波轰炸过去后,解秀梅得到了救治,好在,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解秀梅没有生命危险。

她的英雄事迹也随之传开,志愿军给解秀梅记一等功,但自从那以后解秀梅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她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工作,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到了晚年她身患脑梗住院,不仅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医院30000多元治疗费,没办法,医院无奈下达了停药通知。

谁知,有人了解秀梅的事迹,将她的事发布到了网上,医院这才得知,原来解秀梅竟然做了这么伟大的事,她竟然一字不提。

后来河北军区知道此事后,竟然要求医院全力救治,费用问题由军区解决,军区领导说:“这些事对于解秀梅同志所做的事,不能相提并论,不能寒了英雄的心。”

虽然军区出钱全力救治,但是很遗憾,解秀梅还是没能挺过去,于1996年,与世长辞。

虽然解秀梅不在了,但是她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事迹也流传至今,中国有无数个这样的英雄,所以我们的祖国才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昌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