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协议”签与不签,没那么重要,去美元已是大势所趋,沙特向中国靠拢,发展新能源,减少美元使用频率,美国有什么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消息指出,沙特近日宣布或不再续签其于1974年和美国达成的《美元—石油》协议。原文本规定,沙特用美元作为计价单位和石油进口国交易,作为对沙特的补偿,美国将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该协议于6月8日正式到期,沙特有理由不续签,亦或者向美国提出续签的附加条件,猜测沙特有很多的顾虑,而这些顾虑与当今世界局势和以中国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一:美国无力掌控中东。

“艾森豪威尔”航母屡次传出遭胡塞导弹袭击,预示着中东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随着美军将主要军力调往亚太,中东出现了兵力真空,给到了胡塞武装用无人机+导弹偷袭美军的机会。

假设美国航母折戟红海,亦或者美军在此出现重大损失,那么包括沙特在内的国家就有理由认为美国不过如此,那个曾经称霸世界,不可一世的帝国成为了过去。这种情况下,沙特缓签或者拒签协议,就显得理所当然。

除非美国重新调整战略战术,在中东方向部署重兵,问题是,拜登政府将中国列为了“主要竞争对手”,并付诸可能的军事力量。饶是美国家大业大,却也无力应对多线作战,只能在中东和亚太方向做出取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二:以新能源和新能源车为代表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改变了石油+燃油车大行其道的传统能源格局。

小萨勒曼的《2030年愿景》显示,沙特将在6年后,全力普及光伏、风能发电,并让新能源车深入千家万户。为此沙特积极引入中国技术,和中企全力合作,将自己打造成新兴工业国家的样板。

沙特还计划种植100亿棵树,使得全国一半的电力来自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当沙特不再依赖石油出口,而是优先发展新能源,试问美元、欧元还有多大的拓展空间。说白了,中国给到了沙特希望,让这个中东富国有机会摆脱美国的束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三:协议确实到期了,即便续签,却也得在某些方面做出调整。

可能很多人觉得,沙特战力堪忧,尤其还随时面临胡塞武装的威胁。事实是,沙特和伊朗在中国的斡旋下“握手言和”,两国不再计较过去的是是非非,这等于解除了沙特的生存忧虑,让其有机会全力发展经济和科技。

再说了,美国的武器也不过如此,美国的“爱国者导弹”、M坦克折戟俄乌战场,就表明美国的军力被夸大了。相比较用重金“雇佣”美国军队,引进美式装备,沙特更喜欢优先发展无人机和无人艇等新型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非美国的代理人—乌克兰在战场表现不佳,多个美制武器成为了废铁,谁还会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质疑。要怪就怪美国在过去的二十年一直吃老本,拒绝技术和装备更新,使得主要竞争对手赶超了上来。

退一步讲,签与不签,不就是一回事嘛。

沙特可以选择使用美元作为和石油进口国的交易凭证,也可用人民币、黄金进行交易,只有小萨勒曼下定决心开启多边外交,丰富外汇储备的种类,美国难不成对沙特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连小小的胡塞都无法拿捏,遑论对一主权国家发起打击。因此我们认为,沙特与美国就《美元—石油》协议的争论被媒体夸大了,这不过是沙特为保障自身利益做出的正常反应而已,不值得大书特书。

想要让美国从霸主的宝座跌落,还得依靠科技,新技术,指望一些国家坚定的“去美元化”,过程较为凶险,相信很多领导人不愿意和美国现在就翻脸。换言之,美沙还将合作,只是合作的形式和规模会做出调整。

强调一下:中国应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对美国说不的国家,但从中方的反应来看,中方仍力主和美国共荣共存。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有了对手你才能找到差距和不足,才会进行改正;反之,对手消失了,你也就失去了进发的动力,甚至直接躺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避免和美国争霸,中国旨在超越自己,追逐星辰大海,相信沙特深受中国的影响,也在思考如何和美国应付的同时,努力壮大自己。至于《美元—石油》协议是否继续存在,其实意义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