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北一考生以660分考入北京大学,大学四年毕业又获得了北大法学硕士学位

紧随其后,他被哈佛大学录取,这样的人我们统称为学霸。

但是任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位连连升学的高材生,在36年前竟然被确诊为重度脑瘫。

他曾说过如果没有他的母亲,他也不会达到现在的成就。

那么这位脑瘫儿,到底是如何成为高材生的?

而他的母亲背后又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幸的出生·】——»

这位毕业生的母亲名叫邹翃燕,来自武汉,是武汉某幼儿师范学校的一名老师。

和丈夫结婚后就过着普通的生活,但是因为她身体不好,所以她的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当时因为身体不好,邹翃燕生怕自己很难怀上孩子,因为她非常喜欢小孩子,所以她希望自己和丈夫能有属于自己的结晶。

后来,当得知自己怀孕那一刻时,邹翃燕喜极而泣,她和丈夫非常期待这个孩子的降临。

1988年7月18日,邹翃燕肚子有了动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人紧急将她送入医院,到了医院,医生选择了人工破膜,将羊水排出体外。

但是当时医院正值交班时期,医生都在忙,邹翃燕在产房等了两个小时。

医生回产房时,孩子因为顺产时间太长已经浑身发紫了,而邹翃燕也紧闭双眼,气息微弱。

医院紧急对孩子进行抢救,但是因为供氧不足,大脑充血严重,情况不容乐观。

没多久,医生就连下几次病危通知书。她哭着求医生救救她的孩子,最后几近昏厥。

等到最后,医生告诉他们,这个孩子因为大脑供氧不足颅内出血,已经确诊重度脑瘫,建议家属放弃治疗。

邹翃燕刚刚生产完,这个孩子是带着她和丈夫满满的期待和爱降临的,她怀胎十月,没有一个人能够和孩子直接地沟通,但是她作为母亲,她能够感受到孩子的存在,孩子在自己肚子里的感觉。

她不想放弃这个孩子,孩子是她的心头肉,是从她身上掉下去的。

医生最后将后果告诉了她“如果你要选择留下这个孩子,这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走路、说话,需要你们时时刻刻看护他,你们还这么年轻,还可以再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丈夫也同意医生的建议,他认为这个孩子有可能一辈子也治不好,在家里孩子痛苦他们也痛苦,他们以后可以再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

但是邹翃燕坚决不同意,她说“这是我的孩子,我要养活他,我不会放弃他的。”

丈夫非常不理解妻子的做法,撂下一句话就扬长而去“你想养就自己养吧,但是我不会管你们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翃燕心灰意冷,自己的丈夫,孩子的父亲轻易就割舍了和孩子的感情,但是她作为母亲,她无法割舍怀胎十月的孩子。

她是一个坚韧的人,决定好了要照顾孩子,她就不会放弃。

或许孩子看不得母亲这么伤心难过,五天之后,他发出了出生以来的第一声啼哭。

孩子性命保住了,但是未来是什么样,就全靠母亲如何抚养和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放弃的训练·】——»

十多天后,邹翃燕带着孩子回到了家中。

她给孩子取名为“丁丁”(ding zheng),出自《诗经》中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丁”是砍伐树木时清脆的声音。鸟儿出自深谷,飞往高大的树顶。

这是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的长大,天高任鸟飞,自己的孩子未来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成绩。

回到家没几天,她的丈夫就向她提出了离婚,她也同意了并没有挽留。

彼时的她不过26岁,却已经经历了大悲大喜。

她不轻言放弃,带着丁丁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康复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脑瘫儿总共分为三种情况:痴呆、瘫痪或者是两者都有。

现在邹翃燕只希望孩子智力没有问题,其他的都还有她在身后。

为了测试孩子的智力,她在家里放了很多颜色的气球,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帮助丁丁感知颜色。

在孩子三个月的时候,邹翃燕开始提问颜色,虽然丁丁回答不上来,但是眼睛会四处寻找。

邹翃燕看到孩子的反应,觉得情况或许还有转机,便带着他去到医院测试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索性结果是好的,孩子智力没有问题。可是就当她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医生的一句话却又将她的放下去的心提了上来。

“智力没有问题,但是他身体障碍比较严重,运动方面可能会受到影响。”

果不其然,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丁丁的运动方面的缺陷就显现出来。

正常的孩子三个月就可以翻身,八个月就可以爬行,可是丁丁到了一岁还不会爬行,两岁的时候不会说话,手指没有力气,根本抓不住任何东西。

邹翃燕为了让丁丁康复,就一遍又一遍的将纸张放在丁丁手里,教他学习撕纸。

刚开始丁丁的手指根本没有力气,纸张总是会轻飘飘的滑落下去,她就无厌其烦地一遍遍教,从一开始的没力气到最后可以撕一张两张,看到这种变化,邹翃燕欣喜若狂。

丁丁可以学会,那就证明他是有机会康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她开始锻炼丁丁说话、握筷子。

她让丁丁看着自己的嘴型,一遍遍地耐心教,直到丁丁可以自己试着张开嘴。

三岁的时候,她开始锻炼丁丁自己握筷子吃饭,不让他使用勺子。

就这样,在邹翃燕日复一日的锻炼中,丁丁学会了说一些简单的话,学会了握筷子,胳膊也有了力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似一些简单的动作,其中却不知道承载着邹翃燕多少的精力和心血。

基本的技能丁丁可以灵活掌握,但是他的神经发育不好,还需要神经恢复。

医学建议是三岁到六岁是脑瘫儿修复运动神经的黄金期,医生建议她带着丁丁去做康复按摩,按摩可以刺激他的神经。

一心想让孩子康复的邹翃燕,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带着丁丁去按摩。

当时是每隔两天就要去按摩一次,每次去,小小的孩子就害怕的全身发抖。

康复按摩并不是平常的那种按摩,会很舒服。它是康复按摩,每次都会把丁丁身上的皮一点点扽起来,然后在慢慢碾着往前赶。

这种疼痛,放在成年人身上可能都会受不了,更何况只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子。

每次丁丁都会疼的大哭,邹翃燕心里也很难受,但是为了孩子着想,她还是强忍了下来。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间的酸楚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能知道。

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好,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摔倒碰伤都是家常便饭。因为医生曾经告诉过邹翃燕,丁丁的头部在康复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护,所以一年四季丁丁都戴着一顶大棉帽子。

摔倒的时候丁丁从来没有受过伤,每次邹翃燕都会将他保护在怀里,从不让孩子受到一丁点伤。

就是她自己总是会摔伤淤青,按摩的医生也会劝她,天气不好就不用来了。但是邹翃燕却说“只要你开门,下刀子我都来。”

就这样,漫长的康复过程过去了,努力有了成效。

丁丁在四岁时可以稳稳地走路,五岁时就学会了跳跃,整个理疗整整坚持了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理疗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子和丁丁一样,也是脑瘫儿。

他们是一起治疗的,但是最后孩子的母亲受不了孩子这么痛苦,选择了放弃。后来在菜市场再次见到了那位母亲,提到了对方的孩子,那位母亲一下子就哭出来,哽咽地说自己的孩子没有治疗,现在在家里不能走路。

邹翃燕无比地庆幸自己当年做出的决定,如果不是自己坚持,丁丁现在可能走路都是问题。

虽然康复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但是有了一个好的结果就比什么都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学之路·】——»

之后,邹翃燕送丁丁去上学,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是为了让孩子融入正常的生活,她只能忍着担心将孩子送去。

虽然丁丁看起来和正常的孩子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每当他走路或者说话的时候,还是能够感觉到和其他孩子的不同。

但是丁丁并没有感到难堪或者伤心,因为邹翃燕每次在他有这些情绪的时候就会开导他,告诉他他很好,只要他自己强大,在哪里都会受到尊重。

丁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邹翃燕为此特地给他买了一本《新华字典》,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从小就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邹翃燕的教导下,丁丁从小就成绩优异,高中更是被重点高中录取。

在升学的时候,有一天邹翃燕突然和他说希望他能考上北大,当时丁丁都感叹“妈妈你真敢想!”

但是他却从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在高考时以660分的成绩成功考入北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学四年里,他并没有和其他的同学一样晚睡晚起,而是坚持他自己的学习习惯,早睡早起,认真学习。

完成四年学业后,又顺利地取得了北大法学硕士学位。

之后,丁丁认为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便提交了哈佛大学的申请,很快就因为他本身优秀而被录取。

在读期间,他还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律师。

完成学业后,他选择了回国。

由于脑瘫,丁丁时常表达不清楚,面试官不了解丁丁的情况,便会质疑他的能力。

但是丁丁从来不会为自己辩解,他认为自己是来找工作的,要做到就是提升自己的价值,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后来凭借着他的努力和他优秀的能力,很快,他便入职了一家他心仪的公司担任法律顾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丁从一开始就是不被看好的,所有人都认为他站不起来,他上不了学,更不会想到如今的成就。

是邹翃燕日复一日地坚持,给予了孩子活下去的希望。

只要有信念,何尝会害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