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草坪与易出片景色是受欢迎的要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园,突然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话题“公园20分钟效应”引发热议,小红书上,“逛公园”的浏览量更是近3亿次,搜索量同比增长了685%。

那么,上海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公园?

花景、草坪吸引力强

我们选取了小红书上点赞量在1000以上、有关上海公园的近200条推文。

人气最高的是共青国家森林公园,仅一篇推文就有4.3万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是它被频繁推荐的主题词。

作为每个公园的必备植物,为何唯独共青森林公园的花能出圈?

摄影博主灵糖表示,该公园网上很火的几个点,都是模拟世界油画来呈现的,从春季火遍全网的莫奈花园、虞美人花海、鲜花瀑布,到现在的仲夏游园,让不少网友惊呼“上海的花景已经到了Next Level”,“最重要的是,它很出片”。

同样,辰山植物园的月季岛和向日葵花海,顾村公园的樱花,大宁公园的郁金香花海,都因为“出片率高”,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纷纷前去打卡。

而网红程度仅次于共青森林公园的,是近期新星——世博文化公园。尽管双子山、世界花艺园、星光草坪等尚未对外开放,但凭借围湖大草坪,被网友们称为“上海人自己的阿勒泰”,日均游客量已超过5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的周末,记者前往世博文化公园,发现沿湖草坪与露营区人最多。

数了数,草坪上起码有300人,孩子们在草坪嬉戏,大人在野餐、打羽毛球……下午三点,露营区已被帐篷填满。

家住杨浦的王先生一家,是世博文化公园的常客,他告诉记者,以前会带孩子去家附近的公园,那里可供休息的座椅都有限,更别提露营了。因此,尽管家离世博文化公园并不近,他也几乎每个周末都带孩子来露营。

以“大草坪”取胜的,还有大宁公园、新虹桥中心公园、世纪公园等,网友楠楠表示,“超爱大宁公园的大草坪,晴天很适合来野餐,躺着晒太阳、画画,超级舒服”。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的专家表示,相比老年人以聚会为目的,年轻人来公园的主要目的是散步、放松心情,他们更看重公园的自然环境,开阔的水面、参天的大树、巨大的草坪,都是加分项。

各区公园各有千秋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已有832座公园,包括城市公园、口袋公园等多种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上海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在官网上公布的512座公园信息,浦东新区是公园数量最多的,其次为普陀与闵行区。

郊区的崇明与青浦的公园数量较少,但出门就是绿地,市民们依旧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根据上海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虽然静安区的公园面积仅有132公顷,是面积最大的浦东新区的七分之一,但年游园人数达到2637万人次,位居全市第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营业时间来看,嘉定、浦东、闵行、普陀、松江、奉贤六个区,对于深夜公园爱好者十分友好

其中,嘉定和浦东新区24小时公园的数量最多,达到36个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特定功能来看,奉贤是养宠人士的天堂,有15个公园标注“宠物友好”,游客可带爱宠前往游玩。

其次是宝山与静安,分别有9个、8个公园允许宠物进入。

宝山区是风筝爱好者的胜地,有9个公园可放风筝。

随着近两年露营的火爆,各区几乎都有公园开设了露营区,允许游客在草坪上搭帐篷。

其中,闵行区是露营聚集地,有15个公园可搭帐篷。其次是浦东新区,有11个公园可搭帐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边公园受欢迎

在市中心,临街、步行可达、可休憩的口袋公园,逐渐成为年轻人工作日充电的首选。

例如,近期很火的徐汇跑道公园,由机场跑道改造而成,占地约14公顷,靠着110度的草坡设计火爆出圈,被网友们誉为“打工人的午睡天堂”。

网友小Q表示,“公司在附近,春天会带午饭来这吃,和同事聊聊天、午休一下,快活过神仙”。

或是位于永嘉路上的口袋公园——嘉澜庭,隐没在居民楼中,挑檐游廊设计,由于是宠物友好空间,被网友们贴上“狗狗社交宝藏地”的美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四五”以来,上海开始建设口袋公园,截至去年年底,已有265座此类公园,预计在2025年,会建成300座以上,为中心城区的居民带来绿意。

根据《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一线城市中,上海社区公园服务覆盖率远高其他一线城市,为78%。面积更小的街头游园(沿城市街道建造的小型园林)服务覆盖率为46.44%,也是一线城市中覆盖率最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二十年来,上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稳步增加,从2002年的6.3平方米到2022年的9.28平方米。上海正逐步向公园城市迈进,在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实习生 徐崇闻对本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