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伊朗坠机事件搞得沸沸扬扬。在

上月30号,联合国大会按照惯例举行全会,悼念19日因直升机事故罹难的伊朗总统莱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莱希去世后,伊朗的新总统选举就成为该国的头等大事。于是伊朗公布了总统候选人登记的时间段,就在当地时间6月2日,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这位以对抗美国著称的政治人物,已经完成了登记手续,并确认将参选6月28日的总统选举

新总统的上任对伊朗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内贾德的现身会让哈梅内伊烦恼不已呢?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从伊朗的困境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是个怎样的国家?

伊朗位于亚洲西部,属于中东地区。北面临里海,南面濒临波斯湾和阿曼湾,西接伊拉克和土耳其,东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总面积约164.8万平方公里,地形多样,包括山区、高原和广阔的沙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是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千年左右的埃兰文明。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大帝建立了波斯帝国,这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统治范围包括现在的伊朗、中东大部分地区以及部分印度和中亚地区。波斯帝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繁荣的经济以及发达的文化而著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伊朗也经历了多次王朝更迭与外族入侵,包括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王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等。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塑造了伊朗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形成了其多元的民族融合特征。1925年,礼萨·汗推翻了卡扎尔王朝,建立了伊朗巴列维王朝,开始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礼萨·汗及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统治以专制闻名,国内的政治环境动荡不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反对巴列维王朝和外国干涉的运动达到高潮,最终推翻了巴列维君主政体,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以伊斯兰教治国,法律体系是伊斯兰法,即沙里亚法。沙里亚法源自《古兰经》及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即《圣训》。这种法律体系不仅涵盖刑法和民法,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伊朗依靠沙里亚法处理一切,从婚姻、离婚到经济合同,从刑事犯罪到日常行为。伊朗的司法机构和法院依据沙里亚法来裁定案件,这使得伊朗的法律体系与西方国家迥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的政治结构也是以伊斯兰教为基础。国家元首是最高领袖,他是最高的宗教和政治权威,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对总统、军队和司法系统的最终决策权。最高领袖由专家会议选举产生,专家会议本身是由教士组成的,这是一个典型的神权体制。此外,还有一个独特的机构——宪法监护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监督选举和立法活动,以确保一切符合伊斯兰教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这些年的困境

其实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便屡屡成为美国眼中的“心头一刺”,1995年,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公司与伊朗进行包括石油在内的贸易和投资,这是美国第一次对伊朗实施全面经济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伊朗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反美立场,频繁出现反美示威,且与美国的传统盟友如以色列关系极度紧张。此外,伊朗在宗教自由、政治异议等方面的人权问题,也常被美国拿来作为制裁的理由。当然还有伊朗的核计划。尽管伊朗一再强调其核计划旨在和平利用核能,但美国及其盟友始终疑虑重重,认为伊朗可能会借此开发核武器,威胁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这种不信任感使得美国不断推动国际社会对伊朗施加压力,包括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什叶派穆斯林的代表,伊朗与逊尼派为主的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形成了激烈对立。而伊朗对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组织的支持,更是让美国和其盟友感到不安,认为伊朗在“输出革命”,扰乱地区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11月,伊朗革命卫队占领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扣押了52名美国外交人员长达444天。这一事件极大地激化了美伊关系,美国立即宣布对伊朗进行武器禁运,并冻结了伊朗在美国的所有资产。1980年至1988年,两伊战争爆发,伊朗和伊拉克陷入了长达八年的战乱。期间,美国对伊拉克提供了大量支持物资,美国和伊朗在战场上若即若离的间接冲突使得两国关系更加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达成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伊朗核协议。根据协议,伊朗将限制其核计划,换取国际社会解除部分制裁。然而,2018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单方面宣布退出协议,并恢复对伊朗的严厉制裁,特别是金融领域和石油出口,使得伊朗经济再度陷入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美斗士”内贾德

内贾德这个名字在伊朗乃至全球都颇具影响力。是伊朗历史上的一位强硬派总统。他出生于1956年,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成长起来的政治人物之一。他于2005年当选为伊朗总统,2009年再次连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贾德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对西方尤其是美国采取的强硬立场。在他担任总统期间,伊朗与美国的关系紧张到了极点,这不仅源于伊朗核计划的推进,更源于内贾德在国际舞台上的直言不讳。他曾多次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抨击美国,指责其在中东地区的霸权行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贾德曾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要知道,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之一,其战略地位不可小觑。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做法不仅会直接影响全球石油市场,还可能引发国际社会的军事干预。这样的言论使得伊朗在外交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际上,内贾德展现了坚决而强硬的态度,而在国内他同样保持这种姿态。这位被许多人视为“麻烦制造者”的领导人在任期内推行了一系列改。然而,他的改革步伐过于迅速,未能充分考虑当时的实际国情。结果,内贾德与国内的宗教势力发生了难以调和的冲突,几乎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随后,他甚至公开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立,导致双方关系恶化。最终,在2013年,由于哈梅内伊的干预,内贾德不得不下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内贾德再次参加伊朗总统竞选,重新回到政坛。这一举动无疑为此次选举增加了不少不确定因素。首先,内贾德在伊朗享有广泛的支持,尤其在社会底层,他的人气尤为突出。他在任期间实施了多项惠民政策,如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和为青年创造就业机会,正是这些措施,使他在民众间收获了高度的赞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为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政治决策和宗教指挥权。他的政治立场较为温和,倾向于利用外交手段来减轻国际上的压力,并积极寻求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改善。内贾德这个“反美斗士”的强势出现,无疑让哈梅内伊开始头痛了。

参考资料:

新京报官微2021-06-19 20:14——伊朗“强硬派”或上台,美国麻烦来了?

中国新闻网——50天内需安排选举!伊朗未来新总统人选可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