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名叫姜萍的中专生因在数学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而迅速走红网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她的才华不仅赢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也吸引了多所高校的注意。多家高校通过官方微博向姜萍表示祝贺,并欢迎她报考本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众多高校中,浙江大学的态度尤为引人注目。该校有教授和官方微博先后对姜萍表示了欢迎,但并未明确表态会为她提供破格录取的机会。对此,教育专家指出,大学的破格录取通常需要符合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和流程,不能仅凭舆论压力或个别案例就做出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萍的案例也引发了关于如何培养“偏才”学生的广泛讨论。目前,我国教育政策对各类竞赛保持积极态度,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发展特长。对于姜萍这样的数学天才,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她可以通过参加职教高考进入本科院校,进一步深造。职教高考作为一种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的升学渠道,为那些在专业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

另一方面,她也可以关注国家的强基计划和研究生推免政策。这些政策旨在选拔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学生,为他们的学术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招生简章,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通常要求考生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姜萍通过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展现出了其在数学领域卓越的才华,这表明她具备基础学科拔尖的特质,符合强基计划的选拔标准。如果按照现有实施标准的话,首先她要有意参与强基计划,并满足其他相关条件(如高考成绩等),则她有可能获得参与该计划的机会。强基计划竞争激烈,除了要求考生具备出色的学术能力外,还需要通过学校的选拔考试和面试等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大家应该发现了,首先高考成绩她应该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如果按现行标准,姜萍若要通过强基计划进入高校,则至少还要等明年参加完高考才有可能。而对她来说,这可能很难。

研究生推免政策则更不现实了。研究生推免通常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表现出色,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潜力。具体条件可能因学校和专业而异,但通常包括学习成绩、科研经历、论文发表等方面的要求。对于现在还没有本科学习经历的姜萍来说,这一切都还太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句话说,在现有标准和环境下,姜萍这类“偏才”想要进入高等学府,其实面临诸多困难。而这些困难也不是很多网友想的那么简单,大家口中“一路开绿灯”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也许是许多教育专家所担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我们印象中教育专家都纷纷表示,对于“偏才”学生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家庭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社会则应该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探索的环境,让更多人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但实际上这些建议非常理想化。大家想过没有,一旦对“偏才”的培养成为一种“声音”,那将直接出现三个问题:

1、如何界定“才”?一旦标准非客观标准,就有了空间。这种空间就很容易像“高考加分”一样被人为滥用。

2、会不会让更多的人不愿好好去学习,每一个基础学科,而是早早开始自己的偏科之路?

3、即使有了相关偏科人才的培养方案,那偏科却没成才,达不到培养要求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如何保障?就像一个平均分65分的孩子,跟一个某科75,其他科目却不及格的孩子,社会对谁的包容性会更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某种层面上,我其实非常赞同张雪峰的很多关于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观点。为啥?因为他说的真实,虽然他也可以作为专家随意谈论一些事,但他基本是很负责地给出意见,尤其是他很清楚这些意见可能会影响很多人的一生。

我始终认为,姜萍的案例是对她个人才华的肯定,也对我国教育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启示。除了如何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偏才”学生,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我们更要关于如何保护好千千万万平庸学生,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天才是少数,成功也从来都不是大概率事件。

欢迎关注并留下您的观点看法,以后也将不断给大家带来更加有趣的内容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