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被称为古镇的地方有许多,但如此原汁原味的古镇,却不多见。

这里是嘉兴西北角的秀洲区新塍(chéng)古镇,距离嘉兴市区15公里左右。

古镇的一边,是新房高楼,像一个年轻人,在不断生长。而另一边,则保留着原始的模样,像一个老者,不为世俗喧嚣所扰,就在属于它的地方,静静地看着身边“年轻”的城市,越来越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塍古镇有三宝:

南朝便有的能仁寺、小蓬莱、问松桥

穿过“新塍古镇”的牌坊后,就进入了古镇范围。四下张望,见到一条河,以及两旁的民居,是上世纪的模样。里头是柴米油盐,是生活着的烟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像印象中古镇的样子呀?于是问一位路过的当地人,古镇在哪儿?他说:“这里就是古镇,整个都是。”

他还告诉我,新塍古镇有三宝:南朝便有的能仁寺、小蓬莱、问松桥。

原来,这个千年古镇,也曾在上世纪变得年轻过,只是岁月流逝,在新的城市面前,它又变得“古老”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公元841年,也就是唐会昌元年,这里开始形成集镇。

新塍的名字,最早是从宋代开始有的,在《清波杂志》中记载:“绍兴处,曾鲁公丞相权嘉禾新塍税。”

到了清代,《新溪诗初钞·序》记述:“新塍其水源于天目,环镇皆水,故统名之曰‘新溪’。”

清顺治乙未年蔡联壁《能仁寺碑记略》也记载:“嘉郡西北二十七里,众流涂徊,人烟辐转,西纳露水,北接澜溪,汇而成镇,镇名新溪。”所以新塍又名“新溪”。

从记载可以看出,新塍水系的丰富。

这里最主要的河流,是全长1680米的市河新溪,自西向东贯穿古镇,形成一条中轴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两岸则是枕河而居的人家,又形成了两条只宽三四米的大街:东、中、西北大街和西南大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人家里,还有吴润昭私院、朱氏老宅和郑氏老宅等保留了原始风貌的历史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仁寺

比新塍出现更早的,就是能仁寺了。能仁寺始建于公元503年(梁天监二年)。山门上悬挂的寺名匾额,“能仁寺”三字为弘一法师所题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寺院左右对称,因为环水,所以寺院里桥也多。

1938年,能仁寺被侵华日军焚毁,仅留下一棵千年古银杏和光绪年建筑蚕皇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能仁寺重建,20多载初现古刹风韵。无论是殿宇、黄墙,还是龙柱雕刻,都气势磅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日里,到这里的游客并不多,可以随便找个地方坐坐,听听梵音,寻一份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蓬莱

那棵仅留的千年古银杏,现在寺旁的小蓬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蓬莱原为能仁寺的一部分,原名“环清房”,是寺里高僧和香客清修之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叫小蓬莱的地方有许多,每个小蓬莱都不一样。

新塍的小蓬莱在清代诗人新塍人黄驾白的笔下是这样的:“紫藤花落点苍苔,古寺钟声隐隐来,应是红尘飞不到,一泓流水隔蓬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庸先生也非常喜欢小蓬莱,并把它写进了《射雕英雄传》:“只听她(黄蓉)说道:‘欧阳伯伯,我爹爹在新塍镇小蓬莱给全真教的众老道围住啦,你若不去解救,只怕他难以脱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蓬莱里有小湖和小河,有小桥和小山,有曲径能观鱼,更有四季花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松桥

能仁寺斜对面,就是“三宝”之一问松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是双孔拱形石阶桥。据说,宋时桥头有棵小松树,宋高宗赵构从扬州逃往杭州时,路过此桥时正是绝望之际,他跪问天:“此去杭州兴国安邦、拯救黎民,望苍天明示,此途可去否?”此时,松树枝丫像是指路般往杭州方向伸展,赵构大喜,命人牵马、抬车、扛辙过桥。说来也怪,过桥后,狂风起,桥塌。后赵构感恩,重建此桥,并取名“问松桥”。

在问松桥边,则是一个影视基地,浓浓民国风,又成为新塍古镇另一个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基地的人民电影院,当然不是电影院。不过在新塍,确实有一个古老的电影院,那就是人民路上的新塍电影院。

这个电影院已经关闭,机缘巧合,我得以进入。

当推开电影院门的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停止在最后一场电影结束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院有五六百个座位,木质的座椅、长长的吊扇、几十年前的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放映室里,还存放着电影放映机,墙壁上挂着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琉璃壁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师傅62岁,他说自己19岁的时候,参与建设了这个电影院,建成后,成了新塍镇最热闹的地方。年轻人到这里来谈恋爱,年纪大的来看当时的巨幕。那时候一张票几毛钱,但一票难求。

是啊,走进新塍,仿佛步入了时光的长廊,处处是历史的回响,处处是岁月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吃出名的古镇,羊肉、鹅肉都是特色

臭豆腐、大饼和小馄饨很受偏爱

古镇区域,几乎没有共享单车,没有咖啡馆,只有开了几十年的店,卖着用布条扎起来的拖把。

在这里,年轻人可以看到“城市”原先的模样;而中年人,则可以“看”到自己儿时家的模样。

逛了古镇老街,便可以去找找美食。

新塍的羊肉、鹅肉,都是特色。但我更喜欢新塍的臭豆腐、大饼和小馄饨。

臭豆腐是杨婆婆臭豆腐,外皮炸得酥脆,内里却嫩滑多汁,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鲜嫩的豆腐与香脆外皮的完美结合。虽然有一种独特的臭味,但却香气四溢,吃起来味道浓郁,让人很上头。地址在新塍虹桥路761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老王猪油大饼,就在杨婆婆臭豆腐隔壁,这其实也是嘉兴的一道名小吃。面团里加上一大块猪油,里头有鲜肉香葱,口感并不油腻,反而更加香嫩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必吃的是蟹芆(chāi)三馄饨。因为外形像泡泡,所以也叫泡泡馄饨。加入高汤、蛋皮、葱花,入口即化,“鲜掉眉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问老板娘,为什么叫“蟹芆三”,老板娘说,这是老祖宗的外号。嘉兴话“蟹芆三”叫“哈芆三”,所以你如果去吃,可以试着用嘉兴话说,来一碗“哈芆三”。地址在胜利路363号,不过他家12点30分就打烊了,去迟了就没的吃了。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夏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了新闻,

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今天的佩琦说新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