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刘伟

探访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丨八陡老街:岁月更替中焕发蓬勃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探访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丨八陡老街:岁月更替中焕发蓬勃生机

一条老街,最能留住一座城市的回忆。

八陡老街,坐落于博山区八陡镇东顶村,以明清民居四合院建筑为主,包含明代关帝庙、宋代古窑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址的建筑群,是淄博市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街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陡老街古建筑群,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两千平方米、房屋三十余间,整个大院基本保持鲁中地区保存相对完整的清代民居四合院的建筑规制。陈家大院作为老街的标志性建筑,为清代名宿陈万箱的祖宅,完整保留了正房、厢房、院落、地窖、庭院等地域性典型民居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古窑为陶瓷古窑炉,出土了部分陶瓷匣钵、陶瓷罐碎片,以及宋代黑釉、白釉颜料等文物,目前遗址已封存完好作为历史古迹予以展览。宋代开始,历代先民就利用地下蕴藏的煤炭、陶土生产陶瓷,东顶村的宋代“福”字窑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陡老街的关帝庙位于原八陡大街关帝庙胡同内。庙宇建在离地面一米多的高台上,有大殿三间,庙门前尚存古碑一座,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400多年历史,是博山区域保存完好的古庙宇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街内四面房屋相互独立,空间布局宽绰疏朗,如今古建筑群已进行保护性修缮,已成为鲁中民俗文化体验、特色商业产品销售的载体,最大限度还原了八陡老街历史风貌。

夕阳西下,沿着错落有致的石阶,行走在石板路上,青砖黛瓦,四合小院,斑驳的墙壁诉说着老街的过往,雕花老窗勾勒出岁月的模样。在老街,品历史古韵,赏百年古居,尝博山美食,放下忙碌,卸下一身疲惫。

“陈家大院古朴典雅,博山菜精致可口,特别好吃,真的不虚此行。”6月15日,错峰旅游的天津游客王女士的淄博之行在八陡老街结束。王女士说,这里不仅美食丰富,一砖一瓦都诉说着悠久的故事,商铺的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着匠人们精湛的技艺。此次旅行领略了博山的历史韵味,深切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八陡镇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以老街的历史遗存为依托,以地域性人文及美食文化背景为主脉,对老街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建立起集古村落保护、乡村旅游、特色商品销售于一体的品牌产业。八陡老街通过对陈家大院古建筑群、传统商业老字号、宋代古窑遗址、关帝庙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建成东顶村民俗博物馆、老街休闲活动广场、陶艺体验馆等活动中心。

据八陡镇文化站站长苏文轩介绍,八陡老街自2022年10月开始接待游客,先后举行了灯会嘉年华、唐潮熙市、“繁花如茵 浪漫上新”市集、2024年淄博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推广等群众文化活动。截至目前,接待国内外游客60余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后,我们将继续整合资源,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通过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模式,进一步打造‘东顶村乡愁老街文旅项目’,规划建设精品民宿及露营基地,探索‘民宿+’特色餐饮、购物、农事体验、微度假等融合发展方式,实现‘吃、住、游、乐、购’全链条旅游体验模式,做大做强做优文旅产业,以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东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勇表示。

百年老街变新景,正以活力四射的魅力聚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