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这个节气,也是暑热的重要节点,到了这个节气之后,天气就会开始变得越来越热,温度也会持续上升,而且大部分地方,会迎来雷阵雨,甚至是出现伏旱的一个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气,这天还是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以及改善伙食的重要日子。记得在《恪遵宪度》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作为最早被确定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有什么物候特点,以及饮食习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归纳夏至三物候为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到了夏至这一天,阳气达到巅峰,鹿角开始脱落,这个时候蝉鸣也变得突出,等到半夏(一种药草)生长出来,阳性的生物就由此而衰退。

我们都知道饮食和气候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老辈人经常提到要因时而食,那么这个时候的气候是怎么样的呢?应该去吃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节气到了之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就会比较高,而且日照非常的充足,作物生长的速度也会很快,因为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所以午后常常会形成雷阵雨天气,这种雨一般都是小范围的,正如民间老话说的“六月下雨隔田坎”。

简单总结一下,这个时候的气候,天气变得越发的炎热,而且作物生长迎来了关键期,时常会伴有降雨,也就是说,夏至之后,天气燥热会非常的明显,而且人们还不能耽误农事,因为这个时候是作物的生长关键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量的体力劳动,再加之气候多变,需要我们更好的来适应,因此,立夏节气也有“立夏日,吃补食”的说法,意思就是在这个时候要吃一些时令的食物来起到了滋补的作用。

夏至节气具体应该吃什么呢?

老话有“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夏至将至,大家可不要忘了给家人吃上一碗大馄饨。我们结合夏至的天气情况,然后再结合馄饨的特点,就明白,人们为啥要吃馄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出于天气原因的考虑,这个时候燥热难耐,适合吃一些容易消化,同时还能补充能量的食物,像馄饨就是很好的食材,里面大多数都是包裹着肉馅,而且口感也比较的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为了庆祝丰收,在夏至节新麦入仓,夏至吃面,尝新麦,庆丰收,这个也是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人们用新面来制作馄饨,也是希望在以后的日子当中,可以风调雨顺,同样也能迎来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为了增强体质,夏至乃是阳气最旺的一个时候,在饮食上,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但是这个时候,阴气已开始生长,致使人显得极其脆弱,容易患各种疾病。因此在这个时候,吃上一点猪肉馄饨,或者是其它的肉馄饨,也能很好的起到护阳作用。

夏至吃馄饨,更多是为了适应节气的一个变化,同时也是庆祝丰收的一种形式,人们在这样的日子当中,吃上一点营养还容易消化的食物,整个人也将变得更加的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