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浩是一名高一男生,住校。每次放假结束返校时都情绪低落、烦躁,两眼迷茫。进入高中一个月以来,身心状况也不尽如人意,在校期间吃不饱,入睡困难。他感觉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内心痛苦。阿浩妈妈在官网预约了面诊的时间,带着他一起来到咨询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返校的烦恼可以追溯至小学阶段。阿浩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接触电脑游戏。初中时玩游戏的水平越来越高,当然花的时间、精力、费用也越来越多,而成绩却每况愈下。现在周末一回家就打开电脑更新游戏,写作业时会用电脑或手机去搜题,查答案,总想做得快一点,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玩游戏。白天在家打游戏,注意集中于游戏上,心情还好,晚上想着又要上学了,心里就比较烦躁。返校时,坐在车子里老是想这个事。到了学校之后,又想要熬一周才能回家。进入教室,大脑一片空白。

从小学开始就接触网游,网游是阿浩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网游本身的升级制度、装备制度、代币制度也容易让青少年沉迷其中,再加上当事人的自控力差,游戏霸占的时间越来越多,游戏在当事人心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为了有更多的游戏时间,就会压缩学习时间,于是就会运用电脑来搜题、查答案,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下降。

父母忙于生意,物质方面对阿浩给予较多,初中时就为其配置了手提电脑。在生活方面照顾得周到,衣食起居、上下学接送都由大人安排好了,阿浩只要学习和娱乐就行了。物质、生活方面过于照顾,反而不利于他的自我成长,不利于人格完善,从而导致他生活自理能力差,现实生活中的兴趣也不多,这样更加不适应学校生活。

阿浩内向,自我调控能力差。自从上了高中,紧张的生活和学习让他承受不住,身心状况非常糟糕。他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着清晰的认知,但是缺乏主动的调节能力。

我:你希望在哪方面能够得到我的帮助?

阿浩:每次放假结束后返校心情就不好。

我:你觉得这种感觉给自己带来哪些影响?

阿浩: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一是让自己的情绪低落,不开心。二是学习受到影响,动力不够,在学习上逃避困难,会去抄作业。三是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我:你有什么期待?

阿浩:希望自己一定不要太悲观,减少负面情绪。二是可以将对网游的痴迷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来。

我:那么你曾经做过哪些努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浩:那些负面情绪一直伴随着我,让我感觉很不好,但又不知道如何去调解,也曾卸掉游戏,不过很快又装了回去。

我:你说你每次返校时都不开心,有没有一次特别的情况,好好想想有没有一次返校时没有出现平常那些糟糕的情绪。

阿浩:嗯,好像真的没有。

我:在校期间,你除学习之外,你有没有什么感兴趣的活动?

阿浩:没有什么其他爱好,在校期间,就是学习,毕竟学习任务也重。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将情绪外化,提高了对负面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在认知层面,阿浩能够主动进行自我调整,返校路途中不再去抱怨,不再去担心,而能够用享受的心态代替原有的想法。

阿浩在校生活状态好转,生活的状况已经有很大的改变。返校时虽然会出现负面情绪,但会自我调整,对自我进行正面的心理暗示,现在生活还行呀,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等。

阿浩网游的时间非常长,网络游戏几乎已成为他仅有的娱乐活动,但许多基础生活技能却仍未掌握。父母一味控制他外出,怕他学坏,于是他成了一个典型的宅男,没有什么朋友,没有其他的休闲方式。这些更加深了阿浩的网络依赖。针对网络依赖,一定要让他明白,要想达到自己期待的效果,需要有长期的心理准备,要增强生活技能,丰富自己的休闲方式,才可以实现学习、生活、休闲的平衡。

他在返校过程中已经很少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即便有一点,也能够及时察觉并调整。周末增加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外出锻炼身体,或与朋友出去玩,或去父母的店里帮忙等。在家里,逐渐地控制上网的时间,空闲的时候练练字,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画,重拾儿时的兴趣。

阿浩对绘画比较感兴趣,想报考美术课程,我帮助他明确了高中学业目标以及具体规划,他对自己的状态做了四个层次的区分,听好课,做好作业,有一个稳定的学习状态。周末在家多看书、画画。进一步压缩游戏的时间,将游戏作为一种调味品,而不是主食,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在离开咨询室的时候,阿浩说:“不知不觉两个多月过去了,现在和以前比,我改变了许多!”他感觉学校生活也挺好的,可以与同学交往,锻炼身体,好好学习,实现梦想。周末的生活也更加丰富了,打乒乓球、看书、手工绘制科幻画等。当阿浩向我表示感谢的时候,我是这样回复他的,也感谢你自己的努力,你拥有一颗自我完善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