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31日,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入城式,从此北平古都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2月22日,傅作义来到西柏坡拜见毛泽东。傅作义见到毛泽东后,想到自己过去曾经带兵与共产党的部队交战,心里有些恐慌,他连忙说:“我有罪!我有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和傅作义

毛泽东却紧紧地握住傅作义的手,亲热地说:“不!你有功!抗日战争你立了大功,现在,保留北平古都,又为人民立了大功,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

傅作义说:“我错了。我戎马一生,除了抗日,罪恶不小啊!我从前指名道姓骂主席,像我这样一个旧军阀,罪恶严重的人,实在难以宽恕。”

毛泽东说:“傅将军,过去我们在战场上见面,清清楚楚。现在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

两人在谈话时,毛泽东突然问傅作义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傅作义回答:“我不想在军队里呆了,最好让我回到黄河后套一带,去做点水利建设方面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和周恩来在西柏坡

毛泽东却说:“你到黄河后套做水利,工作面太小,将来你可当水利部长,这样更能发挥你的作用。”

为什么毛泽东会允诺让傅作义当水利部长呢?因为在战争年代,傅作义就是著名的“水利将军”,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

傅作义是山西临猗人,他的家乡就在黄河边上,傅作义年少时曾在波涛汹涌的黄河里畅游,也目睹了黄河水患给沿岸百姓造成的巨大伤害。1939年,时任国民党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傅作义率部进驻绥西后套地区,后套地区面积共1200平方公里,这里土地肥沃,但荒凉贫困,人烟稀少,傅作义10万大军的后勤和给养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他开始了“大兴水利,大办屯垦”的活动。

傅作义首先成立了副长官水利指挥部,统一调配军工民工,并亲自指挥部队帮助地方兴修水利 。每逢水利工程需要军队帮助时,傅作义都会从部队中抽调人员,并由团首长亲自带队分片包干,按期完成任务。在一次开挖水渠的誓师大会上,傅作义专门讲话说:

此次挖渠责任重大,它直接关系着绥西的军粮民食,能否打胜这一仗,与我们抗战胜利密切相关,因此都要把这次挖渠当成战斗任务来执行,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就等于丢失阵地,要以军法论处,由个人、班排、连营、团师、军层层向上追究责任,谁完不成任务,决不宽恕,愿全体将士务必好自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

正是在傅作义的带领下,从1939年至1945年春,10万大军和当地人民一道,在后套地区疏浚、兴修渠道40余条,使这里形成了一套纵横交错的灌溉网络。屯田运动的开展和水利建设,促进了绥西生产的发展,繁荣了经济,后套地区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傅作义对此功不可没。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正式任命傅作义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部长,他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在得知这一任命后,激动地说:

这是我曾经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在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期间,我用一整箱的黄金美元来换取一个部长都没有办法。现在毛主席竟然肯让我这个起义将军担任部长,毛主席实在是伟大,共产党伟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在政协会议上发言

但傅作义的任命一公布,就有人不服气,还有人讲怪话说:“老革命不如新革命,新革命不如反革命!”

毛泽东得知以后,严厉地批评了这些人:“你们哪一个人有本事,能把北平20万守军调出北平城,听从我们发落,使我人民解放军不费一枪一炮解放了北平城,保护古都不受任何损失啊?”那些反对者听了以后,也就不再抱怨了。

傅作义上任以后,水利部的个别领导认为他是党外人士,就对他有意贬低、刁难。有一次,傅作义乘专车到水利部会堂开会,散会时在停放汽车的位置却找不到自己停放的汽车,后来才知道是有人故意把他的汽车转停到了偏僻处停放。还有就是身为部长的傅作义竟然没有批示文件的权力,而由一位副部长来批示,并形成惯例。

不久以后,毛泽东敏锐地发现了水利部批示的文件上没有傅作义的名字,他便找到傅作义问:“是不是我们共产党内有人怠慢你?”

傅作义诚恳地回答说:“哪里!哪里!您不治我的罪,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我是水利问题的‘门外汉’,恐怕胜任不了部长工作。”

毛泽东鼓励傅作义说:“不懂就学嘛,哪有天生的内行啊?水利部文件批文怎么没有你傅作义部长的名字?你在水利部当部长,是不是有职无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连忙说:“我工作忙,常外出,副部长批也是一样的。”

毛泽东于是将这些情况反馈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得知后非常生气,他专门批示水利部:

以后大小事情,没有傅部长批示,一律无效!今后还要让傅部长列席党组会议,并发表意见。

为了更好地配合傅作义的工作,中央决定由时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的李葆华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书记。李葆华是李大钊的儿子,他比傅作义小14岁,为人谦虚温和、工作踏实,和傅作义配合得很好。每次决定大事前,李葆华总是和傅作义先商量好,再拿到部办公会上议定,对名利双收的事,他却经常谦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