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前段时间,《河南日报》旗下《大河报》刊文称,将禁用“日本鬼子”一词,一时之间,引起巨大争议。

与此同时,一些平台还将“日本鬼子”一词设置为违规词语,禁止使用,否则就是违规,将遭受处罚和封禁。

我们知道,平台都是商业化,以逐利为最终目的的,我们不排除某些平台,因为涉及海外业务,提前主动规避某些易于引发争论甚至冲突的的词语,以便于他们营造健康和谐的交流环境,更好地开拓市场。

可是,即使是出于商业目的,一些平台的做法,也让很多普通民众不能接受,甚至非常愤怒。比如,在网络平台上,只要在说话中出现了这几个字眼,就会很快被平台警告,严重的甚至会被禁言或者直接封号,这种丝毫不容商量的粗暴做法,让很多网民义愤填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禁用“日本鬼子”一词,和对其他词语的禁用,其性质完全不一样。

这是直接往十四亿中国人民的伤口上撒盐,这样的做法,谁能受得了?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看来,称呼日本人为日本鬼子,已经是中国人最为善良宽容的做法了,如今,就要这样的称呼方式,都要不被允许,都要被禁用,难怪人人都要义愤填膺、咬牙切齿了。

有人认为,这一次的大规模禁用“日本鬼子”一词,是某些精日分子、亲日派汉奸,还有类似董郁玉这类日本间谍搞的鬼,他们试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打着禁用“日本鬼子”一词,有利于中日两国民众友好交流的幌子,妄图以此模糊历史,抹杀事实,直接助长日本所谓历史修正主义的嚣张气焰。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绝不会答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追溯“日本鬼子”一词最先的起源,我们就会发现,最开始,这个词语是一个中性词语,并无贬义,后来变成了带有明显贬义的日本人的专用词语,这一切,都是日本人的咎由自取。

1、“日本鬼子”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一直就有将异域文明称之为“鬼方”的习惯,南宋的朱熹就曾说过,鬼方,远夷之国也。也就是说,把居住在异域远方的外国人称之为鬼或鬼子,是我国的惯常做法,用来指所有的外国人。

早在明代中后期的江浙一带,长期深受倭寇的侵扰,那时的当地人就称呼倭寇为“东洋鬼子”。

不过,在当时,也有不同意见,比如,有人认为,日本人与我同居亚东,相貌与我无怪处,若说为鬼尤不伦。

由这句话我们可以得知,此处的“鬼”之称呼,就是指居住在异域他国,相貌又与我们大不相同的外国人。

由此分析来看,将白脸、金发、碧眼,样貌如同我国神话传说里鬼怪一样长相的西洋人称呼为“鬼子”,大概是最合适,最恰当不过的了。后来在清朝末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一群接一群来侵略中国的时候,老百姓便将他们顺理成章称之为“洋鬼子”、“西洋鬼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日本鬼子”这一称呼,在中国流传至广,妇孺皆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和李鸿章有关。

说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时,在战后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得意洋洋的日本侵略者,故意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当场写下一副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这上联明显是炫耀自己战胜者的嘴脸,夸耀自己兵强马壮,实力雄厚,气势非凡。

然后要求中方代表团立即对出下联。

面对这样的羞辱,如果不能当场予以有力反击,不但输了里子,还要输了面子。只见学识渊博的李鸿章略一思索,便让中方代表团很快写出下联,给耀武扬威的日本侵略者以当头棒喝。

这下联是: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下联直接揭露倭寇偷穿龙衣,也不过是魑魅魍魉四小鬼,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合手下跪,乖乖被擒拿,别看他如今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有一种说法是,自从这幅对联被流传开来后,把日本人称呼为日本鬼子,在普通百姓之间,愈加广泛流传开来。

2、脱口而出“小日本”

需要指出的是,将日本人称为日本鬼子,以大陆地区为主,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当地人将日本侵略者称为“四脚仔”,也就是称之为狗,加一“仔”字,当然是因为日本人普遍身材矮小之故。古代的日本人,平均身高不足1.5米,自从明治维新之后,才逐渐长高。

据统计,直到2021年,日本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为1.708和1.583米,比中国人平均低1厘米多,这还是日本历时一百年通过种种手段,才取得的突出成绩了,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人类体质发展的奇迹”,由此可见,日本人是如何矮小了。

因此,在我国普通百姓的口中,说到日本,脱口而出的不是“日本鬼子”,就是“小日本”,就连很多公众人物也不能避免,因为这一称呼,已经根深蒂固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记忆里了。

据报道,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在兵乓球比赛中,中国女子兵乓团队以3比0完胜日本,引得国人一片欢呼之声。在这一众欢呼声中,来自山东的演员焦恩俊,直接发文祝贺,在他的小作文里,“小日本”三个字赫然在其中。

我国运动员薛长锐,在一次体育记者采访时,面对记者的镜头,竟然脱口而出来一句:“我下一个,我的对手是小日······”,说到一半,因为是直播,生生把后一个“本”字给咽了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来,将日本称之为“小日本”、“日本鬼子”,一直让部分日本人耿耿于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借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批日本的电影、电视剧潮水般涌入中国的时候,为了洗白日本的侵略历史事实,一些日本人就想抹去“日本鬼子”这个称谓。为此,他们暗地里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持续不断地通过文化传播,借着影视剧、动画、动漫,让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改变对日本的看法。此外,他们还大量在中国开办日本学校,来潜移默化改变中国人对于日本的看法。

当然,通过培养间谍,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日本人亦乐意为之。

3、历史不能忘记

与此同时,日本人还通过卖惨,来试图改变人们对于日本人的印象。

首先,他们说自己和德国一样,都是战败国,为何德国能够被原谅,日本就不行。然后,他们又进一步卖惨说,自己是全世界唯一遭受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

日本人的卖惨,实际上都是狡辩,不值得一驳。你丫到现在都不承认自己对别国的侵略事实,还百般否认南京大屠杀,一句真诚的道歉都没有,谁会原谅你?至于被原子弹轰炸,那就更是你咎由自取了。原子弹下无冤魂,美国人炸得对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代以来,被称之为的鬼的当然不只是日本,英法美俄等国都曾被我们以洋鬼子、美国鬼子称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在二战中和和平时期他们对我们提供的帮助,与我们友好往来,渐渐地,我们对他们这些国家的称呼,也变得正常化了,曾经的洋鬼子的称呼,也为了久远的历史记忆。

唯有对“日本鬼子”这一称呼,尽管日本用过很多方法,时间跨度也很长,却一直没有被中国人忘记,反而一代一代,根深蒂固流传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躬自省,日本人应该从自身好好找找原因了。

自“九一八”事变后,就侵占我大好河山,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杀戮与血泪的日本侵略者,直到今天,对我国的觊觎之心,也依然不减。

不承认侵略历史,在我国广建学校,暗中培养大小间谍,肆意插手南海问题、台海问题,直接公然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样野心勃勃小日本,却妄图通过一二平台就能轻易抹去其在中国人眼里的“日本鬼子”的恶劣印象,岂非痴然说梦?

当然,对于热爱和平的普通日本民众来说,我们一定会用更加文明、友善的方式,和他们友好、亲切交往,一如近八十年前,在面对大批滞留爱东北的日本侨民,我们每个中国人,从没人蔑视、欺负他们,更没有一个人把他们当成日本鬼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在推动中日友好发展交流的大背景之下,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某些商业平台,都必须正视面对历史与现实时中国民众的复杂情感与多元诉求,既要积极推动中日交流与融合发展,也要坚守民族尊严,铭记历史创伤,在尊重历史与促进发展中找到平衡点。

参考资料:

《“小日本”名称的真正由来》 荆楚网

《“日本鬼子”的由来》 文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