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俄罗斯的普京总统,简直是声名远扬,全球各地的人们都对他的大名如雷贯耳。这位政治巨头自2000年荣登俄罗斯总统之位以来,一直是全球政治舞台上的焦点人物。他不仅牢牢掌握着俄罗斯的政局,更对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遥远的东方,中国的某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老光棍,竟然因为与普京总统的外貌惊人相似,而意外地走红了!他的名字叫罗元平,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

△罗元平和普京对比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元平和普京对比照

走红之后的罗元平还被一位俄罗斯富婆倒追,那么他当时经历过哪些事?如今的他又怎么样了?

意外发现

意外发现

1963年,在安徽省肥西县龙咀村的一户普通农户家中,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男孩诞生了。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家中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为这个新生儿的到来而欢庆。

这个小男孩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名叫罗元平。然而,与众不同的是,他的外貌十分特别。他的鼻子出奇地大,眼窝深陷,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闪烁着蓝色光芒的眼珠。这样独特的长相让父母倍感惊讶,他们想不明白为何自家的孩子会有如此与众不同的相貌。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元平渐渐长大。然而,在他十岁那年,家中却遭遇了巨大的变故。正值壮年的父亲突然病倒,经过一番挣扎,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这个家庭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柱,生活的重担压在了瘦弱的母亲肩上。

母亲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辛勤地劳作。她既要照顾家里的孩子,又要耕种土地,每天起早贪黑,忙得不亦乐乎。然而,过度的劳累让母亲的身体逐渐垮了下来。她患上了各种慢性病,疼痛常常让她彻夜难眠。可是,为了省钱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她总是强忍着病痛,舍不得花钱去买药。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罗元平的大哥已经到了应该成家的年纪。那时候,罗家的家境并不富裕,家里的东西都紧巴巴的。罗妈妈为了能让大儿子顺利娶到媳妇,可真是拼尽了全力,几乎动用了家里的全部积蓄,才勉强给大儿子张罗到了一位合适的媳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罗妈妈的目光也落在了罗元平身上,眼看着他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做母亲的当然也想让儿子早点有个归宿,于是也曾拜托过村里的媒人,让他们帮忙给罗元平介绍个对象。可是,那些平日里能说会道的媒人们,在听到罗元平的情况后,心里都犯了嘀咕,一个个都摆手说不愿意接这个活。

原因呢?首先就是罗家太穷了,别说有什么丰厚的嫁妆,就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显得捉襟见肘。再者,罗元平的长相也确实有点与众不同,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让人心动的类型。更别提他平时话又不多,不善言谈,这样一来,哪个姑娘会愿意嫁给他这样的一个人呢?要貌没貌,要钱没钱,还是个闷葫芦,想想都觉得没希望。

就这样,罗元平的婚事一拖再拖,始终没有着落。每当村里有人议论起这件事,罗妈妈都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心里暗自祈祷着,希望有一天能有个好姑娘愿意看上她这个朴实无华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流转到2000年,罗元平已经走过了38载风雨,岁月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了深深的皱纹,却依旧未曾为他带来姻缘的滋润。此刻,村子里正悄然涌动着一股全新的力量。原来,村里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去大城市求学,放暑假之际回家探望亲人。

某个午后,这个大学生漫步村中,意外地与罗元平在街头相遇。他仔细端详了罗元平几眼,突然惊呼出声:“你们看,罗元平跟俄罗斯新上任的总统普京长得真像啊。”他把自己的发现告知了周围的乡亲们。

村民们开始并不在意,纷纷摇头表示不相信。在他们眼中,罗元平虽然快四十岁,但大字不识几个,怎么会跟外国总统搭上边呢?

不过,玩归玩,闹归闹,有几个好奇的村民就上心了。

那会村里也有了电视,于是他们就在看新闻的时候,专门留意了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镜头一对比,立马吃惊起来,这个大学生说的没错,罗元平还真的和普京十分相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消息一下就在村里传开了。后来,整个肥西县都传遍了,罗元平一下就从“老光棍”变成了“名人”。但是对于他的生活来说,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记者采访后爆火

记者采访后爆火

直到2011年,罗元平的消息传到了《安徽商报》一个记者的耳朵了,这个记者十分敏锐,他觉得如果消息是真的,那绝对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于是,他决定亲自拜访,到实地去见见这个罗元平,看看传闻是否属实。

这时的罗元平已经是49岁了,但还是穷困潦倒,母亲早早地离去,他只能跟着哥哥嫂嫂勉强度日。

尽管他的身高达到了1.74米,但是浑身却是皮包骨,瘦的像根竹竿,鼻子非常突出,眼窝深陷,最尴尬的是,他的头发也已经脱落了不少,发际线逐渐后移,头发还呈现一种淡淡的黄色,看起来十分的沧桑。

△罗元平干农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元平干农活

可当记者见到他的时候,却一下惊呆了,这也太像了!

于是,这位记者果断决定采访罗元平,并将他的传奇经历发表于报纸之上。在2011年11月7日,这位记者在《安徽商报》第4版发表了一篇深度报道,标题为《我并非俄罗斯总统,我只是一位肥西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