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李苑 王亮

实习生 陈静怡 周芸冰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玉,“君子如玉”“亭亭玉立”等词语,都是用玉来喻人,以示美好。翡翠因其色彩漂亮,尤其受到推崇。怎么样鉴赏翡翠的品质?6月1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尹作为,做客长江讲坛,用一系列顶级翡翠的组图,震撼了观众的眼睛,“真的是太漂亮了!”现场观众忍不住赞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的翡翠首饰,动辄拍出几千万甚至上亿

一张苏菲玛索首次佩戴高级翡翠项链“雅鲁藏布”、亮相第四十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的照片,堪称惊艳。鲜翠欲滴的翡翠,与用璀璨纯洁的钻石组合而成的流水形线条,给人淳美壮丽的视觉和心灵感受;荣获多项设计大奖的翡翠作品“玉兰花开”,用玉和翡翠组合成具有东方神韵的意象,让人印象深刻……众多翡翠名作让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的翡翠首饰,动辄拍出几千万,甚至上亿。尹作为院长说,好的翡翠首饰,都是原料和设计的完美结合,“翡翠做到顶尖,卖的是文化”。比如,一件被设计师命名为《风雪夜归人》的作品,原料并算不上顶级,因为翡翠原料里有雪花棉样的肌理,通常被认为这样的料不算好,可有一位大师将这些雪花棉的肌理,雕刻成雪花的场景,让作品的意境和质地完美结合,这件作品最终也被一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中国现存最早的翡翠文物:一对明代翡翠手镯

尹作为院长介绍,翡翠这个说法出自中国,在此之前没有这个说法。《说文解字》记载: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古往今来,翡翠主要产地是缅甸,其他产地有美国、墨西哥、越南等,于元末由缅甸进入中国,到了明末清初开始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现存最早的翡翠文物,是腾冲翡翠博物馆收藏的一对明代翡翠手镯。徐霞客所著的《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中详细记录了明朝末年在滇西地区早已有翡翠加工、鉴赏和贸易的情况,而从文中提到了“碾玉者”“花工”等,可见当时已有十分精通翡翠加工的工匠,表明明朝末年滇西的翡翠文化业已比较发达。清末,慈禧太后十分喜爱色泽娇艳的翡翠。于是,她不断向织造、盐政和各地海关索贡,并命令清宫造办处为她制作了大量的翡翠首饰。我国现存的清代翡翠玉器中,慈禧太后的翡翠饰物就占了相当一部分。“正是慈禧太后对翡翠的喜爱促使其成为玉石新贵。”

购买翡翠时一定要商家出具正规的鉴定证书

如何鉴别翡翠?尹作为说,购买翡翠时一定要商家出具正规的鉴定证书,天然翡翠会标注翡翠A货。翡翠是以硬玉、绿辉石、钠铬辉石等为主要矿物的多晶集合体,可含少量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与翡翠相似的玉石还有:东陵石、葡萄石、染色石英岩。市场上,也有酸洗充胶翡翠、酸洗充胶染色翡翠,俗称B货和B+C翡翠。

尹作为也为观众介绍了许多翡翠买卖中的“行话”。比如,翡翠的材质之美在于透明度(称“水头”),分透明、亚透明(称“冰种”)、半透明(称“冰糯种”)、微透明(称“糯种”)、不透明(称“豆种”)。高品质翡翠还会有“起光”“起胶”“起荧”现象。翡翠的价格,与翡翠的色泽和水头相关,两者越好越贵,两者都不明显就便宜了。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同样等级的一件玉,价格可以卖得相差很大。但5块钱的翡翠,永远卖不了1万块。品质高的翡翠才有升值的空间。”

低端的翡翠不具备升值潜力

“翡翠的价格为何如此高昂?”讲座后,尹作为院长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专访,他回答说,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翡翠价格上涨了10-50倍,因为翡翠稀缺,喜欢它的人又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尹作为院长介绍,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翡翠的产地,主要是缅甸和危地马拉。缅甸的翡翠矿已经开采了几百年,原料已经快枯竭了,在几百年里还没有发现另外一个这么好的矿,而新出现的危地马拉的翡翠矿品质还没有那么高,市场还处于慢慢接受的过程。

“翡翠的消费市场,是否主要是高端消费?”尹作为院长说,高、中、低端都有,只要自己喜欢,买来戴也无所谓。但作为收藏来说,能够升值的一定是高端的,低端的翡翠不具备升值潜力。“我的一个学生,他20年前花了5000块钱买了5块翡翠,他问我现在值多少钱,我说一件1000块。你买错了,你要是当年5000块钱买一件高品质翡翠,可能就升值了。”

(图片由长江讲坛及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