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30日,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4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为远在朝鲜半岛的“联合国军”加油助威,并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做出选择性回答。

同日晚间,身处平壤的金日成观看了全程录像,针对杜鲁门的一系列回答坐立难安,并于12月3日秘密访华,希望与毛泽东主席当面商议。

杜鲁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什么信息?毛主席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鲁门的发言

1950年11月27日,第二次战役正式开始,带着第一次战役胜利后正高昂的士气,志愿军战士们在长津湖一带和联合国军正面遭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此时的朝鲜已经进入深冬,室外平均零下20度,衣衫单薄、补给不足的志愿军战士们爬冰卧雪,用顽强的意志力抵御狂风,冲锋号一响,就把装备精良、全副武装的美国人打得屁滚尿流节节败退,很快,沿湖阵地的几个据点基本收归志愿军手中。

虽然战程还未过半,美国人高傲又脆弱的心理防线开始全面崩溃,他们不能容忍一个如此落后的国家可以打败发达的美国,并开始对麦克阿瑟的“圣诞节计划”产生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纸上谈兵的民众,一线战斗的联合国军更加崩溃,麦克阿瑟焦急地在指挥部里大吼大叫,他之前大放厥词要带美国士兵回去过圣诞节,现在看起来就像个笑话。

悲观的、反战的情绪在中下层军官和民众的内心里滋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美国总统杜鲁门这个时候出现,他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念着生动的发言稿鼓舞士气。

为了增加前线战士的信心,他还明确地向记者表示:如果中国一意孤行,美国将会在必要的时候使用核武器。

当天晚上,金日成在平壤观看了全程回放,他对杜鲁门的恐吓产生了担忧。

距离美国上一次使用核武器只过去短短5年,广岛和长崎至今还是千里赤地寸草不生,金日成不希望朝鲜有任何一处重蹈覆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日成的神经紧绷了两天,一直在想要不要和中国商议适可而止,恰好在这时候,一位军事委员告诉他,美国已经疲战,国会高层有意要进行合谈。

本就持消极态度的金日成看到了希望,他决定立即访华,秘密讯问毛泽东的态度。

12月3日,长津湖战役进行到第7天,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访华,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和毛主席会晤,席间周总理作陪。

既然是一次正式会晤,金日成首先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危难时刻施以援手的善举表示充分感谢,并支援朝中两国人民友谊万岁,毛主席也照例对金日成的寒暄做了诚恳的回应,并且表示中朝两国是兄弟邻居,互帮互助无可争议。接下来进入正题,金日成首先询问了毛主席对于杜鲁门新闻发布会中部分内容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觉得,杜鲁门会对你我使用核武器吗?”

“核武器战术”最早的提出者是麦克阿瑟,他以一副气急败坏的抱怨口吻向杜鲁门建议,“给我26枚原子弹,我要把中国夷为平地,到时候朝鲜半岛的困境就能解决了。”

而事实上,这也只能是气急败坏的抱怨,杜鲁门一开始就知道,行动起来并不现实,之所以把这件事拿到发布会上说,也是迫于现实压力的无奈之举。

“美国人不敢的,”毛主席镇定地回答道:“他们有原子弹,苏联人也有,一旦打起来谁都占不到便宜,这一点想必欧洲更有体会,这句话只当是杜鲁门的大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