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主动请缨,到东北从事抗日斗争。而当时的她的孩子才出生不久,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在昏迷中被俘虏,遭受了摧残和折磨后被杀害。

临刑前,他想起自己远在四川的独生子宁儿,心中满是不舍。于是,她怀着深情对儿子写下了遗嘱。他希望儿子能赶快成人,在他长大之后,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可长大之后的宁儿,情况却并不好。甚至还在1960年给毛泽东写了一封讽刺信。毛主席看后脸色铁青,不过还是回复了六个字,让他避免遭受苦难。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革命,实行大屠杀。党中央派了大批青年干部去苏联学习,赵一曼也在其中。她在去苏的途中,和陈达邦相识,之后两人便结了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党内继续从事地下工作的优秀干部,赵一曼当时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她决定放弃学业,独自回国参加斗争。

她回上海之后,来到了湖北宜昌,接应和安排西南各地往返上海党中央的干部,与此同时,她在一对老工人夫妇的帮助下生下了儿子,取名宁儿。

可宁儿的出生,让她的革命道路更加艰难了。宁儿出生不到三个月,房东被关押。赵一曼为了救出她,卖掉了陈达邦送给她的戒指。后来也是因为这枚戒指暴露了身份。

不久之后,她偷偷带着宁儿离开了浴场,去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特务也跟着她上了船,孩子没有奶不停地哭叫,好在特务没有认出来,他们终于来到了上海。之后她又和一个姓王的青年假扮成夫妻秘密到江西开展工作。不幸又被叛徒告密,那位青年掩护母子逃走后也牺牲了。

她一路抱着儿子奔跑着,孩子的哭声都听不清了。跑了三十多公里她终于跑不动了,倒了下去,被一农妇救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之后她准备带着儿子去上海找党中央,身无分文的她偷偷挤上了船舱,下船后因为没付钱一个小茶房一直跟随着她。她灵机一动,在街边叫卖孩子,对方只好转身离去。

九一八事变之后,党中央决定派一批干部到东北工作。赵一曼担心孩子该怎么办。

于是他决定把孩子送到武汉伯父陈岳云的家中。

临走的前一天,她似乎意识自己此行可能没有归途。看着已经学会走路,牙牙学语的孩子,她忍不住哭了。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孩子有一个安宁的环境。她只好忍痛把宁儿送了出去。

都说,孩子和母亲,并不是孩子离不开母亲,而是母亲离不开孩子。

离开孩子的赵一曼,吃不下睡不着,经常会拿出临走前和孩子的合影亲吻孩子。去东北前两天,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下去不行,于是把照片寄给了四川的好友,请他日后转交给二姐李坤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一曼来到了东北之后,在和日本侵略军作战的过程中受伤被捕,之后被害。

而宁儿过得怎么样呢?

母亲离开之后,父亲被派遣到法国工作。生活在大伯家中的他,生活并不是那么自由,始终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性格也非常内向。

新中国成立之后,父亲回国,父子之间的感情也并未增进。之后在姑姑的帮助下,被送到人民大学外文系读书。不过他毕业后并未从事外交工作,之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校,担任政治课老师。

可他自己的生活却过得一塌糊涂,管不了自己的工资,发工资前半个月就会发完,之后再去借债,他居住的地方也不注意卫生。因为他的事情,婚姻也不理想,家庭生活也非常不幸。为人内向的他也几乎总是独来独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母亲就是赵一曼。1956年,他才被告知自己就是赵一曼的儿子。他赶紧去东北烈士纪念馆,看到了母亲留给他的遗嘱。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他用钢笔在左臂上刺上了母亲的名字。

说来,陈掖贤也是一位有骨气的人,当政府给他发放烈士家属抚恤金的时候,他却拒绝领取。他表示:“我怎么能要那个钱?我母亲为国捐躯,岂是能用钱来衡的!”

1960年,当他得知家乡总会有人饿死的时候,他直接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填词《忆秦娥》写了不少关于自己的看法。

毛主席看后当场变脸,但当他得知这是陈掖贤所写并未追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陈掖贤的生活一直过得很苦,一天父亲看他太瘦了,想要带他补一补身体,便吃了一顿红烧狮子头。可当陈掖贤回去的路上,感觉到很是羞愧,他看到大家都食不果腹,自己竟然还去吃狮子头。于是才有了后来给毛主席写信的事情。

好在毛主席并未追究,只是说了一句话“终究只是个可怜的孩子罢了。”“可怜孩子罢了”,这六个字的批示,不仅使得他免受苦难,也表明了毛主席对这个孩子的遭遇,同情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