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部战区海军某防救支队在南海某海域连续开展大深度饱和潜水训练,提升潜水员水下执行任务能力,为后续开展更大深度饱和潜水打下基础。

饱和潜水训练提升水下防险救援能力

由精干潜水员组成的饱和潜水作业队,搭乘海军综合援潜救生船向阳湖船开赴南海某海域。到达目标海域后,作业队根据目标已知信息,迅速划区搜索,精准定位水下目标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名潜水员进入饱和潜水加压舱,进行饱和加压等一系列大深度饱和潜水前的准备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稳压,潜水员乘潜水钟开始向目标深度下潜。

完成水下作业后,潜水员利用潜水钟上升回到加压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军某防救支队 陈文:饱和潜水训练,我们更多是要适应在饱和舱内的生活,因为在舱内是密闭环境、比较狭小,人员要适应这种狭小环境下长时间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潜水员们要在加压舱内带压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完成所有预定任务后潜水员开始减压,进入减压恢复期,直至完全排除体内饱和气体,确保身体不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军某防救支队 魏新松:我们常态化保持一支能够随时执行饱和潜水任务的潜水员队伍,从组织指挥、医学保障、模拟训练、快速响应等方面,全力打通饱和潜水系统链路,逐步提升饱和潜水实战化能力。

饱和深潜衡量深海救援能力的重要参考

饱和潜水主要应用于大深度水下救援和水下工程作业。因其危险程度高、难度系数大、减压时间长等特点,使饱和潜水成为衡量防救部队深海救援能力的重要参考。

饱和潜水是一种能让潜水员直接暴露在大深度高压环境下,实现长时间巡潜的潜水作业方式。在百米及以上深度的水下,潜水员必须使用氦气等惰性气体和氧气混合的气体来维持呼吸,呼吸阻力也随水深和水压增加而不断增大。这需要饱和潜水员必须具备丰富的训练经验和更为强大的体能。

海军某防救支队 汪志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平时的加压锻炼挑选合适的人选,确保他们能够正常承受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再考虑他们作业的具体内容,我们再根据他们这次作业的实际深度,挑选合适的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同等压力下,人体内的气体达到饱和程度后,血液和组织中的气体含量将持续稳定。根据这一特性,饱和潜水员先在加压舱中完成加压,再通过潜水钟吊放的形式直接进入海中同压水深,便可以实现长期水下停留。不过,人体适应加压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军某防救支队 杨和福:记得我在加压到120米的时候,会出现加压性关节疼痛,整个后背、肩关节就一直很疼痛,持续半个多小时以后,它才慢慢消散。

水下作业时间越长,上浮减压的过程就越长,如果不能正确完成减压,溶解在潜水员体内的惰性气体将在潜水员关节或身体组织中形成气泡,造成严重的减压病,甚至危及生命。完成水下任务后,潜水员必须返回加压舱,经过漫长的减压过程并接受各项指标评估,才能回到地面。

向阳湖船多功能海上救援平台

饱和深潜训练中潜水员搭乘的海军综合援潜救生船向阳湖,是中国海军较为先进的一型援潜救生装备。向阳湖船曾多次执行演训任务,并在救援任务中实际检验了饱和潜水系统的任务能力。

今年4月初,在海南岛西南海域发生的巴拿马籍集装箱船与渔船相撞事故中,正在执行训练任务的海军综合援潜救生船向阳湖搭载潜水员和救生设备赶赴事发海域展开搜救打捞,首次实际运用饱和潜水作业完成水下打捞任务,有效检验了饱和潜水系统的任务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军某防救支队 陈文:我们本来是在进行100米饱和训练,突然收到上级赋予的这项任务,我在此次任务中担任的是潜水钟内钟长的职责,辅助潜水员进行打捞任务的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军综合援潜救生船向阳湖船是海上多功能综合救援平台,可实现船舶的横向平移和原地回转,船上搭载有加压舱、潜水钟和遥控潜航器等多种援潜救生设备,具备搭载深潜救生艇对失事潜艇人员实施救援能力,可对失事潜艇开展援潜救生作业,并可执行各种潜水勤务及协助打捞工作。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