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4年,来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曾评价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2024年,包含意大利嘉宾在内的“新马可·波罗”代表抵达杭州,重游京杭运河,了解大运河杭州段的发展情况和运河文化。通过五级河长制的十年治理,运河河畔山水清、文化兴。

新马可·波罗”寻迹杭州

6月17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将在杭州举办。活动开始前,“新马可·波罗”代表、北京“大运河体验官”以及中外媒体代表组成的采风团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感受运河沿线城市变迁。继扬州后,采风团于15日抵达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代时,马可波罗曾沿运河的陆地驿站南下,游历江南一带。

杭州是马可波罗行进的最后一站,亦是“新马可·波罗”代表寻迹的最后一座城市。如今,在杭州的街头巷尾,仍能寻访到不少关于马可波罗的故事。

在西湖六公园伫立的马可波罗雕像是“新马可·波罗”代表打卡的第一个点位。雕塑上刻印着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字样,表达了他对杭州的赞美之情。在《马可波罗行记 》中,他提到,“这座城方圆约有一百英里,它的街道和运河都十分宽阔城内街道和运河十分宽大。”京杭运河(杭州段)正是“新马可·波罗”代表打卡的第二个点位。

深入治理让大运河重换生机

在运河畔武林门码头,一艘艘游船启航,带领观光客畅游京杭运河,寻访“运河人家”。一路上,运河水面水面宽阔无阻,水环境优美洁净。两岸绿树成林,成群的水鸟傲然站立在树枝上。这样的环境,留住了当地居民,也吸引来了八方来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沿着拱宸桥,花团锦簇的餐馆、精致的咖啡厅、历史悠久的中医馆、特色的文创店……错落有致地依河布设。傍晚时分,正在进行的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市集更是引来无数游人在运河边徜徉消夏。

“二三十年前,在我小时候,运河不是这个样子的,又脏又臭,也没有人愿意来。”在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觅会”文创茶咖小店,四代居于此的女主人周意乐于向前来探访的“新马可波罗”们讲述运河故事。“你看现在经过治理,环境美了,当地人都愿意在这里生活、开店,经营文化,游人们也乐于在湖畔悠闲度过一天。”周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意提到的运河治理,正是大运河重换生机的重要原因。在游船上,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水体治理部副部长李建勇向采风团的嘉宾们讲述了杭州保护大运河的故事。他向嘉宾们介绍了始于2014年的五级河长制,河长负责管辖河段的水体治理和污染问题解决,通过“一河一策”制度逐步治理水污染,改善运河生态环境。经过10年治理,运河水质改善明显,水生植物种类增多,沿线绿道、水道相融,形成了和谐的人居环境。

行船中沉浸式感受宋文化

上塘河是京杭大运河重要支流,如今,上塘河河面宽阔清洁,两岸红灯笼高悬,不时有游人扮作宋人徐徐经过。入夜后,《如梦上塘》在河面上上演。与常规观演方式不同,演员在船上,游客在另一只船上,在船行过程中,一路沉浸式走进剧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舞曲,李煜、柳永、欧阳修、晏殊、苏轼、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等9位词人惊鸿登场,观众随游船行进,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品味宋词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梦上塘》以5.2公里长的河道沿线作为演艺线路和舞台,将戏剧、电影、视觉艺术、水特效、装置艺术等巧妙地融于一体,打造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通过船只、两岸的凉亭、台石等,演员巧妙地出场。途中,一艘布置惊艳的花船更是让观众惊叹,花船上,无论是女子还是男子,都戴花装扮,向观众展示有宋一代的簪花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5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系列活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市集暨第十一届中国大运河庙会在杭州大运河畔拉开序幕。在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小河历史文化街区等处,观众可近距离感受运河文化魅力,体验非遗文化。其中,在“运河拱宸茶集”上,琳琅满目的茶器、茶点、花器、香器等展现了繁荣于宋的茶文化。运河河畔,茶水涵香,杯底留香,品明前龙井,话千年过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