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序言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日本著名推理作家天童荒太用了整整一部沉重的长篇小说来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这本小说就是《永远的仔》,旧译本叫《永远是孩子》,我手头的这一套是新译本,按照原书的分卷方式,分成了5本,全书的字数大约有70余万字,算得上是宏篇巨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童荒太,虽然在中国的名气不大,却是一位直木奖和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等奖项的获得者,著有多部经典小说,在《永远的仔》中,他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问题儿童”的成长与告别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名中的“仔”,在日语中是“动物幼崽”的意思,作者在后记中说过:

“人也是动物,任何人在内心深处都对父母渴求着绝对的爱。”

在这本书中,他通过优希、笙一郎和梁平三位主角的经历,探讨了亲情的复杂、社会的冷漠以及个体在逆境中寻求救赎的渴望。

当我们翻开《永远的仔》这部小说的时候,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隐秘、痛苦与挣扎的世界。下面就来聊一聊这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少年时期的隐痛,伴随一生

天童荒太,自1986年以本名发表处女作《白之家族》开始,他便以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在文坛崭露头角。

他的作品多以现代家庭为主题,特别注重描写家人的相处和互动,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挣扎与成长。

在《永远的仔》中,他更是将这种关注推向了极致,通过对三个“问题儿童”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不公与冷漠,以及人性中的善良与坚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说分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当前世界中现实的故事,另一条是三位主人公童年在双海儿童医院住院,治疗身心病痛的时候发生的故事,以及他们的秘密。

小说的三位主人公一个是医院的护士久坂优希,一个是著名的律师长濑笙一郎,另一个是热血刑警有泽梁平

他们看上去在社会上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但是在他们光鲜的外表之下,却有着不堪回首的童年。

他们相识在儿童医院,各自有着不幸的家庭,后来他们分享了各自的秘密,并在出院之前合伙做下了一件大事,他们说好了要一直保密。没过多久,他们都出院了,重逢时已是十七年之后了。

可是他们当年的秘密最终毁了他们,终其一生,仍然无法摆脱童年的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隐秘的盟誓与成长

在《永远的仔》中,久坂优希、笙一郎和梁平三位主角在童年时期在家庭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虐待和忽视。他们在儿童医院精神病科的病房楼里相遇,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那里,他们就好像动物一样,但他们仍然想要拼命活下去。他们之间的盟誓成为了他们彼此扶持、共同面对困境的力量源泉。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他们在逆境中的成长和变化,他们学会了坚强、勇敢和独立。

这种成长不仅体现在他们个人的心理变化上,更体现在他们对待社会和他人的态度上。

他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弱势群体的处境,并努力为他们发声。长大以后,笙一郎成了律师,梁平当上了警察,优希成了一位救死扶伤的护士。

但是,优希的弟弟聪志却对姐姐过去的事充满了好奇,他去了双海儿童医院调查真相,终于发现了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引发了一系列极端的行为,导致自己家破人亡,另外三人的生活也崩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

天童荒太在《永远的仔》中不仅关注了“问题儿童”的成长与变化,还深刻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存在。

通过优希、笙一郎和梁平的经历,我们看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和冷漠,他们在社会中遭受的不公和歧视让人深感痛心。

同时,作品还探讨了家庭关系、教育问题、医疗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在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呈现和深刻的剖析,让我们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个体在逆境中寻求救赎

在《永远的仔》中,优希、笙一郎和梁平三位主角在逆境中不断努力寻求救赎。

他们通过自我救赎和彼此救赎的方式逐渐走出了过去的阴影并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

但是,他们童年时留在心中的伤并没有愈合,反而使他们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例如对婚姻充满恐惧的优希,伤害了女友的梁平,从事着非法活动并犯下几起杀人案的笙一郎。

最后,笙一郎以死完成了救赎,优希和梁平并没有在一起,由于他们无法正视彼此伤痛的过去,在真相大白之后,他们选择了永不相见。

三位主人公的结局是悲剧的,但是他们曾经不屈地生活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能放弃希望和努力,只有勇敢面对过去、积极面对现实,并不断努力,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救赎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永远的仔》是一部充满深意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问题儿童”在逆境中的挣扎与成长,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问题的存在和个体在逆境中寻求救赎的渴望。

天童荒太用他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问题儿童”的关注和呼吁更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它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关爱弱势群体,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温暖的社会。

这部小说也拍成了同名电视剧,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