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5日,一位名叫吴桂贤的女性被授予世界杰出华人奖。

有很多人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吴桂贤可是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她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副总理,也是最年轻的副总理,可谓创造了两大记录。

首位女副总理

1938年,吴桂贤出生在河南巩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家中有兄弟姐妹9人,她排行老大。为了谋生,吴桂贤年仅13岁就进了陕西西北国棉一厂当女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代的工人身份是很值得骄傲的。

吴桂贤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拼命劳动,从1958年开始年年被评为厂级标兵、优秀学员,并当选“全国纺织系统先进典型”。

她吃苦耐劳,心地善良,待人热诚厚道,受到广大工友的拥护和爱戴,还被推选为西北国棉一厂副厂长。

1975年,毛主席提出要从工农兵中选拔干部。当时,中央需要从工人中选拔一名副总理,而且要女性。

周恩来总理选中了吴桂贤。吴桂贤刚到北京的时候,心中非常忐忑不安,不知道中央要她来干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找她谈话,她问总理:“让我来北京有什么任务?”

总理笑着回答说:“有大任务啊,让你当国务院副总理!”

吴桂贤大吃一惊:“不行,不行,我干不了!”

周总理说:“许多事情并不是人一生下来就会的,况且还要经过全国人大的选举任命呢。”

就这样,在四届一次全国人大会议上, 吴桂贤正式当选国务院副总理。那一年,她只有37岁。除了她之外,山西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和天津内燃机厂工人孙健也成为了副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当上了副总理,吴桂贤仍然每月只拿西北国棉一厂76元的工资。在国务院开会时,喝茶水要交2角钱的茶叶费,而吴桂贤每次都只喝白开水,不喝茶。

服务员问她:“吴副总理,,您为什么不喝茶?”

她笑笑说:“我不爱喝茶,怕睡不着觉。”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吴桂贤实行“三三制”,即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 三分之一时间回原单位劳动,三分之一时间到各地调查研究。

那段时间,她感到压力很大:“我36岁进政治局参与工作,年龄最小,开会讨论问题时,我就听着,不敢吭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归普通生活

“四人帮”被粉碎后,吴桂贤结束了为期两年的副总理生涯。1977年9月,她向华国锋提出了回陕西工作的要求。

后来,华国锋与汪东兴一起接见了吴桂贤。

吴桂贤恳切地请求说:“把我的副总理免了吧,我还是想回原来的厂里面工作。”

华国锋同志说:“等五届人大再说吧。不要回西北国棉一厂了,你还是回陕西省委工作吧。 ”

吴桂贤当时心里想:只要放我离开北京就好,那感觉就像鸟从笼子里飞出来了。9月27日,她乘车返回咸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晚,吴桂贤直奔西北国棉一厂。她穿上工作服就往车间走:“我是个工人,我的姐妹在上班,我也要上班!”

改革开放以后,吴桂贤的事业迎来了新的转折。

1988年,陕西省驻外企业深圳鸿业公司老总聘请她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在丈夫的鼓励下,50岁的吴桂贤收拾好行李,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

像年轻时当劳模一样,她依然精力充沛,干起活来不分白天黑夜。一年后,公司改名为鸿业联合集团,吴桂贤担任了董事长。1998年,吴桂贤从企业退休,享受正厅级待遇。

在深圳的陕西老乡,都亲切地叫吴桂贤为吴大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陕西的乡亲来深圳开公司,她总要去剪彩祝贺;平时的抗灾扶贫、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她总是积极捐款捐物。2003年汉中发大水,她募集了50万元的衣服运到汉中,解了燃眉之急。

走在深圳人流如织的街道上,谁也想不到这个看似平凡的中年妇女,曾经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副总理。

如今的吴桂贤已经86岁高龄,家庭美满,享受着平静的晚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