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大明太子朱标从陕西视察回来后不幸因病去世,几个月后,朱元璋将朱标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这一举动无疑是向外宣布,朱允炆将是大明未来的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储君人选向来是关乎国本的大事,历史上无数实例表明,皇位传承是带血的,若是选错继承人,王朝轻则动荡衰落,重则陷入灭亡深渊,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君主,自然深知这一点。

因此,朱元璋精心培养嫡长子朱标,希望他能成为大明合格的继承人,然而天妒英才,朱标年仅38岁便不幸病逝,对于朱标之死,朱元璋固然无比伤心,但更令他头疼的是如何重新选择皇位继承人。

从自己儿子中选,还是从朱标儿子中选,朱元璋也曾迟疑过,最终朱元璋选择站在孙子朱允炆一边,而这一举动子引起后世很大争议,很多人认为朱允熥是朱标原配常氏之子,应该由朱允熥当皇太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朱允熥生母常氏

在明朝建立后不久,嫡长子朱标就被朱元璋立为太子,他文武兼备,能力出众,获得朝堂的一致认可,朱元璋也对朱标十分满意,将权力下放给他,以至于有人评价朱标为大明的常务“副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朱标的原配太子妃则是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女儿常氏,她与朱标同年出生,在襁褓中时便已订下婚约。

洪武二年七月,常遇春病卒柳河川,不知是为了安抚常家,还是怜惜常氏不幸丧父,常氏孝期未过之时,朱元璋便为朱标、常氏两人赐婚,常氏从此正式成为大明的皇太子妃。

在两人婚后三年,常氏才为朱标生下长子,储君有后对封建王朝来讲意义重大,大孙子的出生令朱元璋大喜过望,亲自为其取名“朱雄英”。

当然,朱标身为太子,后宫中自然不可能只有常氏一个女人,就在朱雄英出生后不久,吕本之女吕氏进入东宫,成为太子侧妃,因为吕氏一族南宋降将后人的身份,朱标起初对吕氏并无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氏性格温婉贤良,十分同情吕氏,因此对她十分关照,直到洪武十年,吕氏为朱标生下次子朱允炆,这才彻底在东宫站稳脚跟。

朱允炆出生的第二年,常氏又为朱标生下一子朱允熥,然而不幸的是,或许是因为生育过于频繁,七年内先后生育儿子儿女,导致常氏身体亏虚,在生下朱允熥不久后,常氏便去世了。

虽然常氏去世时年仅24岁,长子朱雄英此时虚岁也才5岁,但其太子嫡长子的身份注定无人能动摇他大明第三代继承人的地位,即便后来吕氏被扶正也不行。

立储争议

问题是,吕氏被扶正之后,朱雄英还活着,这当然无法改变皇位的继承顺序,然而没过多久,朱雄英就夭折了,这时就出现了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吕氏没被扶正,那朱雄英去世之后,太子朱标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当然是嫡次子朱允熥,然而吕氏被扶正之后,吕氏的儿子朱允炆也成了嫡子,且朱允炆的年龄比朱允熥大。

关于朱允炆和朱允熥谁更有资格成为皇太孙很大的争议就是,朱允炆到底算不算嫡子,很多人认为确定是嫡子还是庶子,是看生母当时的身份,如果是正室,那就是嫡子,否则就为庶子。

其实这种看法是一种误解,只要母亲被扶正,那孩子自然能子凭母贵成为嫡子,比如汉武帝刘彻原本就是庶出,后来母亲王娡成为皇后,他才成为太子,又比如汉明帝刘庄也是庶出,刘秀废郭圣通,立阴丽华为后,刘庄才有机会被立为太子。

所以,吕氏被扶正,孩子自然由庶变嫡,朱允炆当然是朱标的嫡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