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30日,这是毛主席平生最后一个除夕。

那天下午,从来没有在这天放过爆竹的他,破天荒地提出晚上要放爆竹 ,工作人员为此专门去西单买了一些花炮。

这位一生坚如磐石,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伟人,此时身体已经不太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何种心境,让毛主席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想看一次放爆竹,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为毛主席做了22年饭的厨师程汝明,几十年后回忆起来这段往事,猜测是老人家觉得放炮可以驱邪,带来健康。

当有人问他,那一年的除夕晚餐都有哪些菜时,程汝明却说他记不得了。

因为22年来,他为主席做的所有菜,根据纪律规定,菜谱当天必须销毁,不能留一字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不知道原因,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但知道原因了以后,你才会明白背后的用心良苦。

程汝明因为精湛的厨艺和工匠般的巧思,很受毛主席称赞,而且在2002年还获得了国宝级烹饪大师的称号,但他第一次给毛主席做饭时却四处碰壁,主席的忌口他几乎全踩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给毛主席准备年夜饭的时候,身为北方人的程汝明,准备除夕晚上吃饺子,事前他特意问毛主席想吃什么馅的饺子,毛主席回复他说“什么馅都行 ,我吃不了几个”。

程汝明以为毛主席食欲不加,所以他准备了最拿手的三鲜馅,想让主席开开胃。

没想到吃饭的时候,毛主席只吃了一个饺子,就再也没动过了。

事后有人告诉他南方人有的更喜欢吃年糕,第二年程汝明在除夕夜专门做了年糕,毛主席果然多吃了好几块。

饺子这个事情还好解决,吃不惯,少做或者不做就行了,但毛主席还有一点比较特殊的是,他虽然喜欢吃红烧肉但是不吃酱油,这主要是因为主席小时候对酱油有心理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少年时,父亲开过酱油作坊,当时酿造酱油要经过自然发酵,环境和工艺都十分简陋。

某年夏天,年少的毛主席无意之间看到酱缸上爬出一些白色的东西,他走进一看,原来是蛆虫,顿感恶心无比,自此以后他就再也不吃酱油了。

但是做红烧肉哪能不用酱油呢?

前面说过,程汝明有种工匠般的巧思,一个酱油自然难不倒他。

酱油不外乎上色和调味,只要能找到合适的代替品,做红烧肉当然可以不用酱油,程汝明找到的代替品是糖色加盐,给肉上色调味,经由他一番烹调,没有酱油的红烧肉也能咸香皆宜,堪称绝味,毛主席对这道特制的红烧肉很是满意。

程汝明曾回忆:“只要是上这道红烧肉,主席保证不会剩下。”足见毛主席对这道菜的喜爱。

在给毛主席当了22年家庭厨师后,程汝明对毛主席的饮食习惯已经相当了解,除了不吃酱油,不爱吃饺子以外,程汝明还发现毛主席不吃韭菜。

在和其他厨师交流以后,程汝明还了解了不少其他领导人的饮食习惯,比如周总理喜欢吃狮子头,刘少奇因为有胃病而喜欢吃罐焖鸭子和罐焖牛肉。

程汝明1954年成为毛主席的厨师长,22年过去了,他却说不出给主席做过什么名菜佳肴,不是他厨艺不好,而是因为他厨艺太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饮食的问题上,从来不过多干预程汝明,因为他喜欢吃的东西就那几样,辣椒、苦瓜、鱼和腊肉,和普通湖南人的饮食习惯相差无几。

也正因为如此,红烧肉,豆豉辣椒圈和豆豉苦瓜在程汝明所做的菜中格外受到毛主席的喜欢。

更主要的原因是,毛主席不允许程汝明用国宴的标准给他做菜。

毛主席一生都不追求山珍海味,尤其厌烦宴会,他曾对身边人说: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吃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人,人跟其他动物就有这个区别。”

这让保健医生徐涛很头疼,为了毛主席的健康考虑,他曾多次劝毛主席注意营养,改变饮食习惯,多吃点好东西,为此还精心制定了每周的营养食谱。

但毛主席很固执,就是不听劝,当徐涛拿出他那套医学理论,喋喋不休地提出自己的建议的时候,毛主席用筷子敲敲碗里的“二米饭”,望着徐涛说:

“你的话不听不行 ,全听全信我也要完蛋!照你那么多讲究 ,中国几亿农民就别活了。人生识字糊涂始 !你懂吗?”

毛主席的固执是很难被人轻易改变的,任凭徐涛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有一次他被徐涛说的不耐烦了,便无奈地说道:“

你不要说了。我是农民的儿子,自小过的就是农民的生活,我习惯了,你不要勉强我改变,不要勉强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而一周的食谱,落实到3天都很困难。据卫士李银桥回忆,一次毛主席又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两三天没吃一顿正经饭,在他的提醒下,主席才像突然想起来一样,说:“嗯,有些饿的感觉了。好吧,我吃一顿饭吧。”

可当李银桥说要按照徐涛的食谱做的时候,毛主席却显得很不耐烦:“我不要他的食谱。你给我搞一碗红烧肉来吧。”

所以说程汝明即便有再高超级的厨艺,他可以在国宴上大展身手,但是在毛主席的家宴上他却是实实在在的英雄无用武之地。

而且毛主席的伙食费要从他每月的工资中扣,程汝明为此要尽量做到省钱又可口,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自由发挥的余地,即使想做大餐也没有预算。

所以每年除夕夜,程汝明也不过是多做几道毛主席平时爱吃的菜而已,谈不上什么精致丰盛,更谈不上什么山珍海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青少年时期,毛主席就曾故意吃冷饭、馊饭、剩饭,用来”野蛮其体魄”,为以后艰苦生活做准备。

终其一生,毛主席没有吃过任何补品,如果非要说吃过,那只能说是红烧肉了。

虽然毛主席对饭菜不讲究,但对爱惜粮食这件事上却很讲究,饭菜掉到桌子上,他会马上拾起来吃掉,在他用过的碗里找不到一粒剩饭......

“困难时期”开始后,毛主席把自己的伙食标准一降再降,要求同全国人民一起定量吃饭 ,并告诉程汝明要“三不”:不吃肉.不吃蛋 ,吃粮不超定量......

今天的人们似乎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这样一个为中华民族立下千秋伟业的人,为什么在生活上是如此朴素。

事实上,毛主席本人已经给了答案。因为他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习惯了农民的生活,农民怎么会顿顿山珍海味呢?

他要追求的是改造世界,拯救苍生,而非口腹之欲,个人的荣华。

毛主席晚年,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一次感冒后,气管炎发作了,护士长吴旭君劝他这几天少吃太油腻的东西。

毛主席听后说:“你说要少吃太油腻的东西,可以! 下一顿吃红烧肉啊。”

吴旭君毫无办法,只能告诉程汝明:“毛主席要吃红烧肉,给他做吧。”

至于毛主席70年以后不吃辣椒,不是医生的劝阻起了作用,而是他自己感觉老咳嗽,自以为是辣椒在作怪,便渐渐地减少,进而不吃辣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后,毛主席连米饭都吃不下去了,只能吃流质食物,他想再品尝一次他喜欢的野菜马齿苋,但当程汝明把精心制作的马齿苋端给他的时候,他却无力咽下去了。

到了临终前,毛主席连流质食物都咽不下去了,只能依靠鼻饲来维持生命,更不要说他喜欢的红烧肉,他虽然还留恋着这些算不上珍馐的食物,虽然还能闻到,还能看到,但却离它们越来越远了。

后来很多人访谈程汝明,想从他哪里知道毛主席在他人生中最后一个除夕夜吃了些什么,程汝明却已经记不清了。

不是菜多到记不清,而是因为,根据规定,工作人员不能留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汝明自从成了厨师长,每次做饭之前他要写一份菜单上报,批准之后再抄一份带到厨房,等饭做完了,就必须立刻把手里的菜单销毁掉,一字一句都不能留,22年来,这套流程从未变过。

之所以要销毁每天的菜单,不是因为这些菜单是什么传世的秘方食谱,而是因为这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关系着国家的安危。

毛主席的菜单普通人看到了自然没有什么影响,但一旦被狡猾的间谍知道了,敌对势力便会如获至宝, 他们会从这些信息中掌握毛主席的饮食习惯,进而预测领导人的健康变化情况,在毛主席身体状况不佳时趁机向中国发难。

试问在上个世纪中后期,我们面临着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要想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中,找准中国的位置,不被美苏牵着鼻子走,并且保证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害,除了毛主席有这个智慧和能力,还有谁能担当此大任吗?

因此,即便是一张普通的菜单也不能让敌人知道半个字,必须及时销毁,你看起来无用的信息,敌人却可以用来致你于死地。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汝明再也不用销毁毛主席的菜单了,他也再不能为毛主席做那道他独创的毛氏红烧肉了。

历史在这一天定格,因为一个伟大的人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奉献一生的土地和人民 。

历史在这一天永生,因为他所热爱的土地和人民会永远与他同在。

不必时时怀念他,也不要指望他回来,他离开以后,我们就是他。

人民说他万岁,他说人民万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