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至18日,浙江将迎来入梅以来最强降雨,强降雨范围广、雨量大、雨势强、与前期降雨落区重叠,浙中南地区暴雨致灾风险高,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防总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梅雨防御应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防指指挥长、省长王浩签发梅雨防御第1号指挥长令。

指令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防汛敏锐性,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四个宁可”理念,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厌战情绪,按照“四个提级”“四个最”要求,坚决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要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要求,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确保防汛责任层层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指令强调,各地要高效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落实实体化联合值班值守,加密会商研判,以预报预警为令,加强临灾预警叫应。各有关部门要督促属地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防范区、山洪重点村落、临山临崖道路、工矿场区、在建工地、低洼易涝区、城乡危旧房、涉山涉水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巡查排查,及时消除隐患,精准管控风险。

要坚决果断转移高风险区人员,按照“三提前”“三必须”要求及时转移到位,妥善安排好转移群众生活保障,做到“同吃、同住、同转移”,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安全返回。

各级救援力量要做好抢险救援准备,提前在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做好布防,确保发生险情灾情时第一时间抢险救援。

要对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再检查、再确认,备足备齐险工险段、隐患部位抢险物料。乡村两级做好卫星电话、排水泵、发电机等应急装备调试,落实专人负责,确保正常使用。参与巡查、救援的基层干部和抢险救援人员要规范佩戴防护装备,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来源:省防指办